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韩江源”为背男牵女的母亲石雕像,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韩江河畔,意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同饮母亲河水成长;希冀梅潮两地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增进沟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巨大的石雕母亲高9.8米,重136吨。该建筑分基底平台和石雕像两部分。基底为九环石砌平台,每环断面内侧栽种四时花木……[详细]
  三河明代古城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处韩江源头,筑于明嘉靖42年(1563年)。三河城为砖石结构,城墙长1547米,高4.5米,上宽2.4米,下宽3.3米。整座城墙设有垛蝶918个,开4门。修复前仅存南门“宣和门”、西门“镇宁门”及近600米长的残墙。这里宋代曾设行宫,立王子殿,指挥与元抗争。在明代设镇和兵防、驿站、……[详细]
  “一腹三翰院”百侯通议大夫第通议大夫第位于大埔县百侯镇政府侧,距县城12公里,约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座南向北,砖土木结构,为标准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建筑工艺精致,雕梁画栋,正门顶灰塑“通议大夫第”白底黑字。[一腹三翰院]“通议大夫第”,俗称“一腹三翰院”,是指该……[详细]
  肇庆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古镇约一公里处侯南村,紧靠省道“茶上线”公路旁,远观白墙黑瓦,清淡素雅;近看雕龙画凤,工艺精湛。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是杨敬修之子杨荫恒斥资所建。生于1878年的杨荫恒20岁时到汕头经营药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积聚了一笔钱财,在离祖屋不远处的地方购得一块地。先后共历时五年,花耗银元……[详细]
  梅河公园位于大埔县城梅潭河畔,与书法公园隔河相望。总面积3.4万平方米(约51亩)。是一个集休闲、游览、文化、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生活场所。该公园设计构思结合水流和新区现代化建设的特征,整体上形成“一线串珍珠”的格局。通过一条健身观光休闲路线,将三大功能节点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节点一:美食广场。整体形态似“水中莲花”为……[详细]
  黄梅兴故居位于东石镇大屋村街尾,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为抗日将军黄梅兴所建。故居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1.10米,进深17.10米,占地296.03平方米,共6间2厅2舍1天井,是典型的客家“合面杠”建筑。故居泥砖墙,杉木瓦面,花岗石沿,三合土地底。它对研究客家建筑方面、展示黄梅兴将军爱国精神具有一定价值。据悉,黄……[详细]
  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交通站旧址,位于梅江区三角镇坜明村乔琳公祠。乔琳公祠,始建于明代末期,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三堂四横一附杠结构的客家围龙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亩。该祠是梅州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东江纵队粤东游击党组织上传下达的秘密据点。该祠走出了以张荣娇为代表的革命青年,为梅……[详细]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位于大埔县光德镇上漳村。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1948年,中共闽粤赣边区工委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八月,边区工委在该处召开党代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199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口图书馆旧址,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公园路。1908年,同盟会成员丘哲、谢良牧、梁鸣九等人在松口组织公裕源商号(公裕源米店),成为同盟会成员进行革命联络的秘密基地,后改为松口书报社,此为松口图书馆的前身。1912年,松口书报社正名为“松口通俗图书馆”。1934年10月,丘哲、饶一梅、张作新等有识之士,以教育会名义发动社会捐……[详细]
  松江大酒店旧址,位于梅县区松口镇繁荣居委。有着80多年历史的松江大酒店由松口大黄村的廖子君先生于民国21年建成,为中西合璧式的5层建筑,得天时地利之便,当年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无数客籍华侨由松口火船码头坐火船下汕头出南洋,或由南洋回国探亲时,都要在松江大酒店住一宿。因此这里是华侨背井离乡的第一站,也是回乡光宗……[详细]
  联辉楼,位于梅江区城北镇干光村洋坑36号。华侨李炳章于1925年建成。该楼在传统中又有其独创性,有近代西洋之风,对研究梅州客家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客家传统文化、华侨史具有重要意义。联辉楼坐东北向西南,由禾坪(含地下室)、堂屋、枕屋、横屋等组成,共108个房间。最特殊处是东北角建四方钟楼一座,号“摘星楼”,又曰“摘星阁”。……[详细]
  丘逢甲墓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白湖村。建于中华民国二年(1913)。1983年7月由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1985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东南向西北。由护岭、垄环、山手、挂旁、踢靴、墓堂、拜台、祭台等组成;灰沙夯筑,外水泥沙灰批荡;整个墓地形如交椅,总面宽约15米,总进深约16米,分布面……[详细]
  姚子青故居,位于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详细]
  蕙楼,又叫慎敏第,因是华侨吴蕙根所建,所以叫蕙楼。位于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建于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它的设计建造,颠覆了客家民居在传统上的观念,不在安全防护性上作过多考虑,而是引用了西式建筑元素。蕙楼主体上是客家民居中常见的上中下三堂结构,以正大门为中轴线向左右伸展,左右两侧类似横屋,但与传统横屋不同是,左右两……[详细]
  黄香铁宅(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称“识字耕田之舍”,又名“铁耕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南向东北。为四横两层走马楼杠式布局,总面阔29.8米,总进深32.5米,占地面积约96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64平方米。沙灰夹石垒墙、拱劵式通廊。大门正面上方题“识字耕田之舍”,两侧楹联:“广厦万间初成此屋;汪……[详细]
  茶山绍德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灯塔村。绍德堂是迄今村中保存历史最久的建筑,建于明代,歇山式,是茶山村黄氏祠堂。绍德堂祠堂正立面。正面屋脊为内弧线的大坡面与举架明显高于后立面的构架,使堂屋气势恢宏。绍德堂历经风雨500年,占地4900余平方米,为歇山式单堂三横屋格局,面阔7开间,正脊前高后低,有唐代遗风,夯筑、灰瓦面、……[详细]
  张民达故居位于梅县桃尧镇石螺岗村。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平面为“凸”字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及二层均有阳台式回廊,正面为券廊。大厅正面设置木楼梯,靠后壁处上三分一高后分左右梯登楼。大厅两侧为房间,左右对称,布局相同。故居依山而建,环境幽雅。1979年11月维修。张民达(188……[详细]
  爱春楼 位于梅县松口镇铜琶村。是谢逸桥的故居。建于清末,坐西北朝东南。是一座中西混合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外门庭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主体坐西向东,歇山式门楼、亭,左右山墙为硬山式楼顶,平面布局均衡对称,中轴线设上、中、下三厅,中厅上下辟天井,左右置石级楼梯,底层共有房18间……[详细]
  罗福星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罗屋,由罗福星祖父罗耀南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东南向西北。由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为四横杠式围屋布局,总面阔35.20米,总进深34.20米,共计房屋66间,占地面积约120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56平方米。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正堂的设置方式采用在四杠横屋其中三杠的……[详细]
  何天炯故居位于兴宁县石马镇新群村。是日本古式楼房,名无赫斋,又名天炯楼。建于1920年,坐北向南,占地250平方米。整体建筑三栋二屋,石砌木桷瓦顶结构,内有2厅8房。门口有何天炯当年亲手栽种的古柏和日本尾铁树。何天炯(1877―1925年),少时好学习武。清末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派驻日本任全权公使。孙中山任总统时,……[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