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旅游

揭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祜记祠堂位于榕城北环城路,年代为近代。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圣古庙位于榕城西窖西侧,年代为明、清。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卢侗夫人薛氏墓园(潮州八贤纪念馆)位于黄岐山凤内水库北侧,年代为宋代。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詹墓及永思堂位于黄岐山中段南坡“黄龙出洞”、新河村,年代为宋代。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稹墓位于黄岐山中段南坡“尖石仔”,年代为宋代。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绘墓及祠堂位于榕城区仙桥钱岗山、槎桥村,年代为宋代。2005年7月,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揭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
  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位于揭西县良田乡下村。1949年4月,中共中央批复华南分局同意成立南方人民银行。华南分局指派蔡馥生、赵元浩负责筹建南方人民银行。6月下旬,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方方宣布任命蔡馥生为南方人民银行总经理,赵元浩为副总经理。7月8日,南方人民银行成立,总管理处设于揭阳县河婆镇(今揭西县河婆街道),内部设印务局、发行部、业务部、会计处和秘书处。此时,溃败的国民党胡琏兵团从江西窜入广东兴宁、梅县地区,逼近潮汕。华南分局决定,把设于河婆的南方人民银行印钞厂迁至良田乡下村良文小学(今良田中心学校),对外称“永泰印刷厂”。其间,印钞厂共印制南方券成品3246万张,合计面额1.09亿元。南方人民银行营业仅9个多月,在支援解放区建设、支持解放军南下、稳定市场物价、促进生产、培养金融干部等方面作出……[详细]
普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西祠堂、和祖祠)
  普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西祠堂、和祖祠)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在红四军进军东江及东江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声势影响下,1929年11月中旬,普宁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大南山锡坑村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00多人,选举产生普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李崇三、副主席何石。会后普宁县革命委员会在西祠堂办公,延续到1930年下半年。秋收后,锡坑村成立分田委员会,提出“实现党的土地纲领”、“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分配”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着手进行土地分配工作。西祠堂为贝灰三合土平房结构,硬山顶,四房一厅一天井。建筑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50平方米。1961年10月,西祠堂被公布为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重新核定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被公布为普宁市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吴爷宫)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吴爷宫)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1927年底,中共普宁县委在大南山成立后方委员会,由何石任主任,带领一批干部在大南山区设立军事训练班、修械厂、医疗所和拘留所等机构。后方医疗所设在吴爷宫,治疗八一南昌起义军留下的伤病员及当地农军伤员。1929年,后方医疗所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时任红四师参谋长、后任师长的徐向前也曾在这里疗伤。吴爷宫墙体均为石条垒筑,屋顶为瓦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00平方米。1985年2月,徐向前元帅为旧址手书“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1986年,普宁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缮,旧址内开设有红二、四师斗争史迹展览,有陈列物品5件。1961年10月,红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原红军野战医……[详细]
中共普宁县委成立旧址
  中共普宁县委成立旧址(陈氏祖祠)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宝镜院村。为发展农民运动,1927年11月初,中共东江特委派陈魁亚从海丰带彭奕、陈宇任等中共党员到普宁筹建县委,中旬在宝镜院陈氏祖祠成立中共普宁县委员会,县委机关也设在这里,县委书记陈魁亚、组织部部长彭奕、宣传部部长张清典、秘书方家悟,委员有何石、吴棣伍、翁时光等。县委在各区设立特派员,在武装队伍、工农群众中发展党员,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全县9个区有8个区建立了区委会。在县委领导下,全县党组织有了较快发展,农会也恢复活动,重建机构。各级农会开展抗租、抗税、抗侦、抗债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斗争。此外,1927年9月下旬至10月,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时,接收起义军伤病员在陈氏祖祠疗伤。陈氏祖祠为潮汕特色民间建筑,墙体为三合土夯筑,屋顶为瓦木结构……[详细]
  揭阳县青抗会、中共揭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启蒙小学)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店马社区东桥巷23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在中共韩江工委的直接领导下,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汕青救”)成立,揭阳籍青年郑玲参加“汕青救”。随后,党组织派她回揭阳县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9月28日,揭阳县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揭青救”)成立大会在国民党揭阳县党部礼堂举行,大会选出郑玲、姚木天、陈德智等7人为第一届干事会执行委员。1938年1月28日,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青年抗日团体的合法地位,揭阳县青年救亡同志会改称为揭阳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揭青抗”),并选出第二届干事会执行委员7名。之后,揭阳县青抗会由韩祠街迁至启蒙小学。1940年8月,揭阳县青抗会……[详细]
红四师百岭战斗旧址
  红四师百岭战斗旧址位于惠来县东港镇百岭村。1927年12月13日,参加广州起义的部分起义军撤出广州到达花县,在花县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后称红四师),全师1200多人,叶镛任师长,袁裕任党代表,唐维任党委常委,王侃予任政治部主任。红四师下辖第十、十一、十二等3个团,徐向前是第十团的党代表(到海丰后任师参谋长),部队改编后奔向海陆丰。1928年1月5日,红四师到达海丰县城;9日,红四师第十一、十二两个团由彭湃、叶镛、徐向前、袁裕率领开赴陆丰,准备捣毁“白旗军”的首要人物肖觉的老巢——惠来百岭村。百岭村位于惠来县西南部,清朝中期传教士曾在此传播天主教,并建有教堂。教堂是“白旗军”指挥巢穴,也是村制高点,四周建有围墙,设有枪眼,挖有壕沟,防御能力较强,是敌匪在陆惠边界的主要据点。为消灭“白旗……[详细]
中共潮汕地委旧址(李氏祖祠)
  中共潮汕地委旧址(李氏祖祠)位于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1947年4月,广东区党委决定将潮汕特委改为潮汕地委。1947年6月下旬,潮汕特委在大北山粗坑村召开扩大会议,宣布广东区党委的决定,中共潮汕特委改为中共潮汕地委,书记曾广,副书记刘向东,组织部部长吴坚,宣传部部长吴健民。潮汕地委初驻粗坑村,后转移到火炬村,设于火炬村李氏祖祠,并设有电台,直接与上级党组织联系。李氏祖祠建于民国时期,坐西北向东南,面阔5间28.1米,二进深17.0米,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477.4平方米,1999年、2019年重修。现作为火炬村革命历史展示点。……[详细]
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廖氏宗祠)
  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廖氏宗祠)位于揭东区新亨镇五房村五房小学,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保护面积2000平方米。1949年1月,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在揭东区新亨镇五房村廖氏宗祠成立,潮揭丰边县委委员陈君霸任主任,县委委员方思远任副主任。下设秘书、财粮、文教等科。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布展面积约300平方米,分前后厅,主要展线长约50米,上嵌展板,下设展柜,包括简介照壁、历史图文、实物展柜等。展示潮揭丰边县委、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程。1990年7月,廖氏宗祠被公布为揭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被公布为揭东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0月,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被公布为揭东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月,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含五房革命……[详细]
潮揭丰边革命烈士纪念碑
  潮揭丰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揭东区新亨镇五房村寨龙山,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保护面积15000平方米。五房山位于揭东区新亨镇,地处潮(安)、揭(阳)、丰(顺)三县交界处,是连接韩江东西两岸的山地,东接凤凰山、西岩山,西及西北接丰顺八乡山,南趋揭阳平原,地理位置险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房山一直是中共揭阳地方组织的重要根据地。古大存、卢笃茂、林美南等同志都曾在那里开展革命斗争。1928年,揭阳县委巡视员卢笃茂在五房山开展游击活动,古大存在五房山会见卢笃茂,共同商量开展与敌斗争。1929年夏初,古大存率红军四十六团驻扎五房山,部署围攻新亨警察署。1945年春,潮揭丰边特派员钟声联系一批党员深入五房山开展革命活动,整编150人成立小北山抗日游击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潮揭丰边县委较长时间在五房山……[详细]
中共潮普惠县委旧址(朝住祠)
  中共潮普惠县委旧址(朝住祠)位于惠来县惠城镇上林樟村。1928年2月至3月,彭湃等率领红四师、红二师及潮普惠三县独立团、各地赤卫队和农民在惠来发起总暴-动-,先后攻下葵潭、隆江和惠城,并成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3月27日,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从海陆丰转移到惠来与彭湃会合。随后彭湃带领东江特委、惠来县委、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及红军进驻林樟村。彭湃住在上林樟村朝住祠,在此办公并召开各种会议。当时的医疗站、财政部、印刷厂等机构均设于村后石洞内。1930年11月,中共闽粤赣边特委决定潮、普、惠三县合并,成立中共潮普惠县委和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县委机关初设于潮阳大陂村,后转驻到上林樟村附近的大坪山石洞。不久县委机关驻进朝住祠。县委将潮阳划为潮城、玉峡、贵屿三区;将普宁划为普城、大坝、流沙三区;将惠来划为惠城、靖……[详细]
17、花古岩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古岩位于普宁市普侨镇后寮村,年代为清乾隆7年。类别为古建筑。花古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至自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545.1平方米。……[详细]
林氏昌平祠
  林氏昌平祠位于普宁市池尾街道上寮村,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林氏昌平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花圃边外,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4041.9平方米。……[详细]
张氏宗祠报本堂
  张氏宗祠报本堂位于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南门寨内,年代为清朝。类别为清朝。张氏宗祠报本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照壁,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365.3平方米。……[详细]
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位于普宁市奉先堂洪阳镇南村南门街内,年代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类别为古建筑。方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照壁,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