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红色旅游景点

王杰烈士墓
  王杰烈士墓位于邳州市运河镇张楼乡。王杰烈士墓占地22亩。1965年11月开始修建陵园。1967年建墓,1976年建纪念馆,197年建纪念亭。纪念亭建于王杰牺牲处,为飞檐崭角式,双层6角琉璃瓦形,青松环绕;亭南为纪念室,陈列王杰同志遗物及各种纪念品;纪念室南为烈士墓,墓体系水泥圆拱形建筑,墓正面及两侧墙壁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的题词及烈士诗抄。烈士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一年,王杰光荣入伍,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王杰,被部队选派到邳县张楼,担负训练民兵埋设-的任务。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当王杰全神贯注的向张楼-班的十二个民兵示范埋雷时,-突然地冒出烟来,千钧一发的时刻,王杰把围看的民兵往两边一推,用自己的身体扑向了-。十二个鲜活的生命得救了,而一个雷锋式的战士,牺牲在了这片热土。……[详细]
  旧址面积2500平方米。1941年7月24日夜,新四军二旅四团向驻守该镇的日军发动攻击,凌晨全歼守敌,旧址系当时裕华集镇街道,长约100米。日军侵占后建有碉堡。现除原碉堡被挖平外,其他环境基本保持原貌。……[详细]
  该烈士墓面积约500平方米。李增援是长眠在西团的杰出新四军文艺战士,《黄桥烧饼歌》的词作者,1913年6月29日出生于山东。在一次日寇偷袭西团新四军伤病员的战斗中牺牲在乌家场。1958年从乱葬场迁至西团镇东团烈士公墓。90年代又迁至现众心村南侧的烈士陵园。……[详细]
  兴化县政府旧址位于安丰镇肖家村254号,东经120°08′47.4″、北纬33°08′08.7″,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兴化县政府旧址现存一进三间,坐北朝南,七檩,东西走向。房屋前有天井,原为四合院。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主力北撤,敌100军及还乡团占据县城及主要交通要道,中共兴化县委和兴化县民主政府坚持原地斗争。1947年至1948年间,兴化县政府、翻身中学曾在此办公。期间,因游击战争的需要,溱潼县政府、高邮县政府及苏中二分区《苏中日报》社等也曾先后转移到附近办公。在这座简陋的民房中,兴化县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组织筹集粮草等民政民运工作,翻身中学则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兴化县政府旧址为解放兴化乃至整个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详细]
  该遗址面积10000平方米。1943年5月24日,1944年5月30日,1945年5月21日,新四军一师部队在此三次伏击日军汽艇,共歼敌80多热人,俘虏日伪军20多人。遗址位于河岸坡地,方圆约10000平方米。……[详细]
  苏中公学旧址位于沙沟镇镇区虹桥巷2号院内,东经119°50′25.8″、北纬32°56′06.4″,原为三元宫。1945年8月-11月,苏中公学领导机关曾在此办公。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后,苏中区领导机关从东台迁往宝应,并决定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基础上组建苏中公学,粟裕、管文蔚任正副校长,张藩任专职副校长,夏征农任教育长(后出任校长),为我党我军培养人才。1945年8月,校长夏征农率千余学员入驻沙沟,领导机关住在三元宫,学员按编制散居周围基本群众家中。除集中学习外,学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为房东挑水、打扫,坚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驻地群众建立了军民鱼水关系。1945年11月,苏中公学奉命迁往台北(今大丰),撤离沙沟。苏中公学旧址是近现代革命史迹,是我党我军革命斗争历史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详细]
  该遗址面积500平方米。1943年,新四军兵工厂设于此,1945年日军侵犯时撤走,许多枪枝弹药被就地深埋。此为一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村庄。现仍为农民集居地,埋藏枪枝处,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已成农田。……[详细]
  洛阳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胡发坚烈士墓的西侧,底座为长方形,红色瓷砖铺砌,纪念碑横置于底座之上,正面红色较大字体写着“洛阳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面小字体写着“洛阳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无数革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奋起同内外敌人作斗争前仆后继英勇献身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特立碑以誌纪念 中共洛阳镇委员会 洛阳镇人民政府 敬立 公元一九九零年清明”。背面为洛阳镇烈士英名录,有“陈金标、姜志伟、谈葆文、朱志敬、吴绍元、谈深、秦锡初、谈焕培、吴登叶、陈林泉、陆振法、陈产荣、吴锡棠、苏福根、包阿大、钱全庆、陆东生、张全振、周惠林、周志剑、高何祥、陈仁兴、苏文秀、章祥兴、陈友庆、吴福清、吴永清“。在英烈姓名的下面标注有他们的生卒年代及籍贯。……[详细]
  周宜顺、王妞妞烈士墓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墓东村北约100米。周宜顺烈士生於1949年3月,句容葛村五渚坊村人,农民。1991年6月13日在与洪涝灾害搏斗中为保为西河大堤不幸壮烈牺牲。王妞妞女,1920年生于句容磨盘下的白杨村,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曾在我四区区政府担任秘书和妇女干部。1943年1月23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当年2月2日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葛村黄木岗,年仅二十三岁。烈士墓2座。王妞妞是抗日英雄,周宜顺是抗洪烈士。烈士墓为水泥结构,两位烈士在一坟圹内。保存好。墓西100米是一条葛甸公路,南200米是村庄。东北约100米是公墓。……[详细]
  兆文山烈士陵园位于句容市开发区街道三台阁社区兆文山顶部,其中巫恒通、郭纲琳等烈士墓就安放在这里,有纪念碑一座。兆文山烈士陵园是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都有学生前去扫墓,祭奠革命先烈。烈士墓座落于兆文山顶,还有纪念碑,碑的两边是巫恒通、郭纲琳烈士的墓葬,松柏林中还有其它烈士墓,总体保存好。纪念碑、陈列馆办公楼等生活设施,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该遗址面积3000平方米。1946年11月29日,国民党军队北犯,解放军某1部新兵连奉命在此阻击,掩护机关,群众撤退,完成了阻击任务,并有八名战士牺牲于此。遗址为长约500米的河岸堤堆,现河堤依旧。……[详细]
  介 绍 位于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于1979年。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 碑座正面镌刻-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交 通 乘游4路、公交12、16、18、31、32、34、39路车可达。江苏南京……[详细]
  笆斗山战斗遗址址位于丹阳市界牌镇界西行政村芭斗山自然村芭斗山下。1940年11月10日,日军袭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老四团三营驻地。在二十七圩发生激战,以及1942年4月30日,日军届动千余部队包围中央路北特委和新四军51团驻地在窖坝及芭斗山发生7小时激战。这两次战斗中共击毙日伪军40多名,我新四军的梁照、刘培坤、陈金根等20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当时埋在芭斗山下。1985年界牌乡政府在芭斗山建立烈士公墓以及烈士纪念碑。碑正面题有“死难烈士万岁”大字。……[详细]
  1938年在管文蔚同志的发起号召下,丹阳的胡家、周麓、后朱巷、镇西、麒麟、袁巷、许巷等抗日自卫团在访仙后册村--成立丹阳抗日自卫总团,由管文蔚担任总团长,共有自卫团80余个,团员2.5万人,其中武装基干团员3000余人。自卫总团遗址原为后册塘村戎姓祠堂有三进房屋及几十间附房组成,原有高墙封闭,东、南、西、北四个门出入。分布面积1200平方米。现仅存残破旧房3—4栋,及南门及东门残存。该旧址对研究丹阳地区的武装抗日革命史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夏霖烈士墓位于丹阳市司徒镇联观行政村寺基岗自然村东北约400米处农田中。该墓为一水泥混凝土坟包,墓前立碑,碑文:“烈士夏霖同志之墓”立于1954年,碑阴有烈士生平,夏霖(1895-1927)丹阳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丹阳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在无锡被捕,1927年11月13日英勇就义。……[详细]
  夏霖故居位于丹阳市市区新民中路百合苑小区内,故居原有三进,现仅存一进四间,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坐北朝南,进深七檩,面阔14.2米,进深7.3米,东西山墙完好。夏霖(1895.11—1927.11),字雨人,化名,林雨人,余仁,宋时雨,丹阳人,1925年4月恽代英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10月在无锡领导农民暴-动-由于泄密不幸被捕,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年32岁。故居因所在地进--地产开发,2006年进行落架式维修。……[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这里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战斗精神教育基地”。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亲笔题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纪念馆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和海军诞生地新馆两部分。占地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1999年4月29日新馆落成开馆。旧址原为王姓地主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1949年4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野)渡江战役指挥部设在此地。同年4月23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此宣告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颁发命令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详细]
  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安丰镇陆宴村,东经120°04′58.7″、北纬33°07′59.4″,始建于1947年,1978年重修,1997年再修。安丰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战争年代,苏、鲁、皖边区(华中二分区)曾在这里开辟革命根据地,领导革命斗争。所属机关、军队、学校、军工厂均驻扎在中圩若干村舍里。二分区地委设盛家庄,司令部驻成其甫庄,专员公署在大杨庄。另外,报社、交通站、疗养所、被服厂、-厂、修枪所等也分布在中圩境内。1946-1947年间,面对敌人的四面包围和反复“清剿”,华中二分区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的生命。1947年冬,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党和人民政府在当时的华中二分区司令部驻地——原中圩乡盛家庄,建立了“华中二分区坚持敌后斗……[详细]
  武坚革命烈士墓园位于江都区武坚镇联丰村苗圃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69年,墓园系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江都纪北区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于1969年将战争年代所砌的多座烈士墓迁此并建成。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正中建有纪念碑,方柱体碑身,高约11米,砖混结构。碑北建有悼念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檩,硬山顶。……[详细]
  丹阳革命陈列馆座落在画院路36号,原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新四军著名将领管文蔚同志题写馆名,199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是镇江市委和丹阳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镇江地区党史系统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场馆,年参观人数近3万人次。目前,已有15个学校或单位把陈列馆作为德育基地。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268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丹阳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在该馆二楼,展出各时期历史照片、图表640余件,文物200余件。二楼正厅中央,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金光熠熠,充分反映了陈列丹阳革命斗争史的目的和宗旨;厅中两边有反映丹阳革命斗争史和现代建设成就的两幅木刻……[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