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沧龙村龙峰寺戒月主持瘞塔位于嵩口镇沧龙村,年代为明代,面积为116.07平方米,类别为寺观塔幢。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再外延20米。……
[详细] 美龙桥位于屏山乡玉屏村,年代为清。美龙桥属清代桥梁类建筑,桥身为东北--西南走向,小溪由东南向西北流过,河面宽为3.5米,桥两头金刚墙皆为鹅卵石垒砌,横梁用15根直径约20至30厘米的圆杉木,上铺木板,建有木构廊屋,面阔六间6米,进深四柱21.5米,抬梁结构、悬山顶。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美龙桥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桥面两端桥屋最外沿的滴水处各延伸10米、上下河道各20米。……
[详细] 青水古戏台位于距城63公里的青水乡,建于清朝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古戏台建于22米长的永宁桥上, 背后与“砥东亭”庙宇相毗邻,建筑形状别具一格。戏台平面为矩形,长约38.5米,宽5米,高5米,歇山顶,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
[详细] 儒美桥位于济阳乡大儒村,年代为清。儒美桥属单孔石拱桥类建筑,清光绪七年至九年(公元1881-1883年)建造。桥为南北走向,单孔石砌条石结构,桥身单拱跨越,桥长40米,宽3.2米,高38米,桥面呈阶梯状,原有廊屋,为鹅卵石、毛石、花岗岩石砌至,花岗岩、砂岩条石起劵。该桥跨度、高度较大,桥面三级阶梯块状引桥与桥面就地取材,用材朴实。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儒美桥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儒美桥东面外延10米,南面外延15米,西面外延10米,北面外延15米。……
[详细] 城东村雁塔塔基遗址位于龙津镇城东村居委会,年代为宋,面积为45平方米,类别为寺庙遗址。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
[详细] 大田树德堂位于吴山乡张坑村,年代为清。大田树德堂属清代祠堂类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一进二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31.5米,通进深28米,面积882平方米。该建筑用材硕大,由门亭、矮围墙、墙内空坪、下堂、中天井、正堂及两边厢房组成,明间设神龛,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大田树德堂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滴水位各外延伸10米。……
[详细] 桃树堂位于吴山乡张坑村,年代为清。桃树堂属清代祠堂类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为一进二堂加护厝布局,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41米,通进深21米,面积861平方米。由门庭、围墙、墙内空坪(阶梯状)、下堂、中天井、正堂及两边厢房、过水亭、护厝组成,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5柱,穿斗式结构、悬山顶。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桃树堂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滴水位各外延伸20米。……
[详细] 普照堂位于吴山乡阳春村,年代为清。普照堂属庙宇与祠堂类相结合的建筑,坐北朝南,为一进一堂布局,通面阔25米,通进深12米,由广场、一埕踏跺、长方形的空坪,二埕带垂带的七级踏跺,正堂、后花台组成,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柱,穿斗式结构、悬山顶。始建于宋代,明代扩建,历代皆有重修。中厅历奉“肉身坐佛章公祖师”,左厅供林氏祖宗神主,右厅奉伽蓝。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普照堂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北面围墙向外伸15米,南面埕向外延伸15米,西面墙体向外延伸20米,东面墙体向外延伸20米。……
[详细] 蛇形厝位于屏山乡杨梅村,年代为清。蛇形厝属清代民居类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堂及东侧蛇形护厝组成,正堂由南至北依次为空坪、门厅、天井、正堂,穿斗式结构、悬山顶。屋面铺设青瓦,瓦砌燕尾屋脊。东侧护厝为穿斗式木构架,由十一阶悬山顶屋面组成,长30米,护厝形似蛇。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蛇形厝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滴水位各外延伸20米。……
[详细] 南阳堂位于屏山乡许山村,年代为清。南阳堂属清代民居类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477.93平方米。为二层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一层为九开间,由正堂及两侧厢房、护厝组成,正堂由南至北依次为下厅、天井、上厅。上厅五开间,明间为厅,穿斗式结构、悬山顶。东、西两侧护厝由三阶悬山式屋面组成。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南阳堂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滴水位各外延伸20米。……
[详细] 围埔村木廊桥位于嵩口镇围埔村,年代为清代,面积为137平方米,类别为桥梁码头遗址。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20米。……
[详细] 凤乾堂位于屏山乡蒋山村,年代为民国。凤乾堂属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为民国初期的一进二堂带横屋的民居和防御相结合的土、木建筑。由石筑护坡、小道、下堂、天井、上堂、后花台及横屋组成。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大田,22日抵达路口乡。红军到处刷写革命标语,张贴布告,分发传单,宣传土地革命纲领和红军宗旨。在蒋山村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农民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宣布成立路口乡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驻地即是凤乾堂。2017年2月27日,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凤乾堂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向外延伸20米。……
[详细] 富衍堂位于大田县均溪镇周田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南宋绍兴丙辰年(1136),清中期重建,几经维修。坐西朝东,建筑面积572平方米,由半月池、院坪、两侧耳房、正堂及化胎、护厝组成。正堂面阔九间,进深八柱,穿斗式木构架,三合土地面,悬山顶。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富衍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山坊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驻地旧址群位于将乐县大源乡山坊村,年代为1936年。由谢氏家庙、富贵房祖厝、谢氏大院组成,整体格局保存较好,总占地面积16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1935年初,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独立师第一团向将乐、邵武、泰宁三角地带挺进,揭开了创建将乐九仙山游击根据地的序幕。1936年5月,黄立贵、马长炎分别率领第二、第六纵队在将乐进行游击活动,大源成为闽北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游击队在大源山坊村谢氏家庙建立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党支部、谢氏大院建立游击队营地、富贵房祖厝建立起秘密的地下交通情报点。闽北红军独立师于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北上抗日。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旧址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
[详细]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旧址群位于永安市大湖镇大湖村、坑源村,年代为1939—1945年。由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组成,总建筑面积9822平方米。前身为1903年陈宝琛在福州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1936年与省立莆田、尤溪等 4校合并为省立师范学校,1938年迁至永安文庙;1939年由于日军轰炸永安,省立师范紧急迁往永安大湖,1942年改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45年10月迁回福州。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为省立师范在大湖期间的校舍。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旧址群是永安抗战文化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详细] 桂峰蔡氏宗庙位于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年代为清。由蔡氏宗祠与祖庙两处建筑组成。宗祠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坐南朝北,建筑面积421平方米。由门前空坪、门楼、内空坪及石旗杆、内台阶、高台明、下堂、中天井、厢房、正堂、后花台、水井等组成。祖庙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建,坐南朝北,建筑面积96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由空坪、照壁、石旗杆林、下堂、中天井、廊庑、高台明、正堂、五级后花台、两口小水井、两侧石护坡、花园等组成。……
[详细]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举人厝、玉润堂、蛇形厝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屏山村、杨梅村,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29年。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从漳平进军闽中,进入德化县路口乡、济屏乡(现为大田县屏山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旧址举人厝、红四军驻扎地旧址玉润堂、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扎地旧址蛇形厝等革命史迹。举人厝,因出过文、武举人而得名。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121.06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前委机关和指挥部设于此。玉润堂,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495.5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部分红四军驻扎于此,在正堂次间槛窗的墙壁上留有“菜□□、米6文、油□□,共□□元。红军”标……
[详细] 陈塘红军第四医院后勤部旧址新厝里位于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年代为1933年。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为1037.98平方米。由畔池、前坪、大门、门廊、天井、对厅、主堂、后厅、厢房及两侧横屋组成。1933年初,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陈塘设立红军第四医院,主要收治在东线战斗中的伤病员,其中后勤部设于陈塘村新厝里。……
[详细] 常口村村规民约碑位于高唐镇常口村,碑于1997年立起,占地面积约1.054平方米。该碑为花岗岩质,整体呈长方体,长1.7米,宽0.62米,高1.06米。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调研,对常口村的发展作出殷殷嘱托,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制和公序良俗等方方面面。习近平同志调研离开后不久,常口村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党员们的反复讨论,把他的嘱托融进村规民约,形成了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并镌刻在石碑上,隆重地立在村口,即“爱国爱村、爱护集体、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计划生育、严教子女、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村邻和睦、互帮互助、移风易俗、反对迷信、拥军优属、助残济困、禁黄禁,-、惩恶扬善”。该碑字迹清楚,内容深刻,很好地将重要嘱托融入到村规民约中……
[详细]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屏山乡内洋村、蒋山村、杨梅村,吴山乡张坑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由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留驻大田时留下的红四军史迹,以及红四军在玉田、济屏、路口等区乡成立苏维埃政权期间的革命事件发生地等组成,主要包括均溪镇红四军指挥部旧址(官厅、红军井),屏山乡罗荣桓旧居(万应庙)、红四军前委机关指挥部、朱德旧居,路口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凤乾堂),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所旧址(时思堂),吴山乡红四军第二、三纵队驻军旧址(桃树堂)等,其中又以红四军指挥部旧址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保护范围:红四军指挥部旧址(官厅、红军井):官厅北面台明向外10米,南面台明向外20米,西面台明向外10米,东面台明向外10米。罗荣桓旧居(万应庙):北面台明……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