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所镇 | 隶属:富源县 |
区划代码:530325105 | 代码前6位:5303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D |
长途区号:0874 | 邮政编码:655500 |
辖区面积:约0.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4万人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迤后所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迤后所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法凹村 | ~202 | 村庄 | 彝语“法凹”意为岩子下边的凹地。1952年设法凹乡,1963年属后所区法凹公社,1979年后所设法凹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老法凹乡,1988年区乡体…[详细] |
庆云村 | ~203 | 村庄 | 村杆边村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庆云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1 公里,距离镇24公里,国土面积。6亩,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8℃,…[详细] |
栗树坪村 | ~204 | 村庄 | 栗树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冲村 | ~205 | 村庄 | 1952年设小冲乡,1963年属后所区小冲公社,1979年后所设小冲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小冲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后所乡,成立小冲村公所…[详细] |
卡泥村 | ~206 | 村庄 | 彝语“卡泥”意为养牛的村庄。1952年设卡泥乡,1963年属后所区卡泥公社,1979年后所设卡泥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卡泥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详细] |
双诺村 | ~207 | 村庄 | 彝语“双诺”意为黑白彝族居住的地方。1952年设双诺乡,1963年属后所区双诺公社,1979年后所设双诺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双诺乡,1988年区乡…[详细] |
杨家坟村 | ~208 | 村庄 | 早年姓杨的坟墓在此,居民委员会以杨家坟村命名。…[详细] |
外后所村 | ~209 | 村庄 | 1952年成立外后所乡属后所区,1963年为外后所人民公社,1970年改成外后所大队,1984年为外后所小乡,1990年为外后所村公所,2000年6月…[详细] |
老牛场村 | ~210 | 村庄 | 1952年设老牛场乡,1963年属后所区老牛场公社,1979年后所设老牛场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老牛场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设立后所乡,成立老…[详细] |
阿依诺村 | ~211 | 村庄 | 阿依诺村隶属于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阿依诺村委会,属于半山区。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阿依诺村,距离村委会0.6公里,距离镇7.5公里,(是…[详细] |
岩上村 | ~213 | 村庄 | 因村前有白岩山得名“岩上”。1952年设岩上乡,1963年属后所区岩上公社,1979年后所设岩上大队,1983年属后所区岩上乡,1988年设立后所乡,…[详细] |
地名由来:
后所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迤后所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后所镇位于富源县城北部,地处云贵两省4县市(富源、沾益、宣威、盘县)交界结合部,地缘优势十分突出。乌蒙山纵贯全境,天然形成3条槽子、4架梁子的地形地貌。北盘江经富源独穿后所镇,流域面积0.03万平方公里,泽及两条槽子3架梁子。镇政府驻迤后所,距县城18公里,全镇辖外后所、迤后所、老牛场、小冲、卡泥、栗树坪、庆云、法凹、洗洋塘、阿依诺、杨家坟、双诺、岩上13个村委会。2001年底,总人口59399人。全镇国土面积459平方公里,林地、农地、牧地比为5:3:2。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工业以煤炭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包谷、洋芋、荞子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林果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平均海拔20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后所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历史沿革:
元朝时期,属罗山县平夷乡民安里。
明朝时期,为平夷卫后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分属平县、沾益州宣威州。
民国时期,沿袭。
1952年,属清溪区。
1958年,设立后所、庆云、小冲公社。
1961年,设后所区。
1964年,宣威县业土依、白龙洞划归后所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区。
1987年10月,撤区设乡。
2001年7月,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