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恩乡 | 隶属:柘城县 |
区划代码:411424203 | 代码前6位:4114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2万人 |
人口密度:9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洪恩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洪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齐大村 | ~202 | 村庄 | 齐大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杨村 | ~203 | 村庄 | 中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奶庙村 | ~204 | 村庄 | 原为商丘县城侯家的外庄子,称侯楼。明崇祯年间刘氏自今河北省逃荒至此。清康熙年间刘坤一中进士,修泰山奶奶庙。遂称刘奶庙。…[详细] |
胡店村 | ~205 | 村庄 | 元代胡氏建村,以制作火香为生,故名。明代李氏、张氏迁入,后胡氏绝嗣,讹称胡湘店。1981年复今名。…[详细] |
贾庄村 | ~206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贾庄迁民至此定居初名贾庄,明嘉靖年间建庙,更名三关庙,清代庙毁,复今名。…[详细] |
吕庄村 | ~207 | 村庄 | 明天顺年间吕氏建村,故名。1949年称吕庄村公所,属起台区。1955年称吕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陈集中心乡。1958年称吕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洪…[详细] |
位庄村 | ~208 | 村庄 | 清代,李氏自今村东北12里齐大庄迁此定居,以擅养斗鸡闻名,初名李打鸡园,后魏氏迁入,清嘉庆年间魏氏为村中望族,易改名魏庄。…[详细] |
李楼村 | ~209 | 村庄 | 明嘉靖年间李氏自今村北后李楼分居至此,以其处中,故名。…[详细] |
郭草楼村 | ~210 | 村庄 | 明代,郭申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清中叶盖楼房,称谓郭楼。清代,捻军火烧郭家富豪楼房,后因用茅草覆盖房顶,易今名。…[详细] |
任庄村 | ~211 | 村庄 | 清代,任氏自今鹿邑县贾滩乡任堂迁此建村,名任庄。清代逢集市,易今名。…[详细] |
郭楼村 | ~212 | 村庄 | 明弘治年间郭氏从鹿邑县郭集子迁此建村,始名郭庄,后发迹盖楼,称今名。…[详细] |
明台村 | ~213 | 村庄 | 俗唐玄宗曾在此演兵,后筑台建寺留念,称明皇台寺。柘城县“七台”之一。明代,卢氏定居于此,名卢庄,后绝嗣。清乾隆年间李氏自今村南5里李寨楼迁此,村以寺名…[详细] |
柿黄集村 | ~214 | 村庄 | 原为欧庄、秦庄、小左庄、卢庄,皆明代建村,后欧庄、秦庄、卢庄三村紧靠洪山庙,合为一村,以庙名村。清代筑寨,逢集市(1958年废)又将小左庄并入,因村内…[详细] |
白桥村 | ~215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白氏建村,后于村西沟上架一便桥,故名。…[详细] |
田楼村 | ~216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田氏自今村南7千米田路口迁此建村,盖有楼房,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唐建洪恩寺,规模宏大,有大殿、廊房、藏经楼等。明弘治年间,李氏自太康县迁此,傍庙建村,村以寺名。后逢集市,称洪恩集。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洪恩乡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洪恩乡位於县境东南部,惠济河北岸。东与起台镇以太平沟为界,南与鹿邑且接壤,西与陈青集乡毗连。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38558亩。16个村委会,68个自然村135个村民组,共7795户,31893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洪恩集。
该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多淤,是部属两合土。为县棉花产区之一。农田普遍实现农桐间作和麦棉套种。其他作物有烟叶、大豆、高粱等。盛产柿子、李子苹果、酥梨、西瓜。
历史沿革:
明、清属聚流乡。
1913年置洪恩集牌,属东南区。
1935年设柿黄集、洪恩集联保,分属第一区、第二区。
1945年设柿黄集、车洼、洪恩集、田路口四保,分属大梁乡、起台乡。
1949年设洪恩乡,属起台区。
1954年分属陈集、起台二区。
1977年划陈集公社中李楼、吕楼、白桥、王庄、郭草楼、郭楼、贾庄、洪恩集、柿黄集、明台寺、吕庄、任集、齐大庄13生产大队,建洪恩公社。
1984年改洪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