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公馆武圣宫位于合浦县公馆镇新民街1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占地300平方米,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公馆地处合浦东部海路,陆路交通要道,大廉港(铁山港)是合浦“左腋”,北部湾北上内陆的捷径,护翼“七大珠池”,海塞寨、陆营密布,立庙祀奉关公以护佑驻守官兵及商旅平安。……
[详细] 石康顺塔位于合浦县石康镇顺塔村委,建于明代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塔高约24米,七层楼阁式八角形空心砖塔结构形式与文昌塔一样,1962年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石康顺塔选址在州江口附近,寄托着往来于南流江的商旅船只行人平顺安康,顺风顺水顺人意的寓意。……
[详细] 罗公祠位于合浦县石康镇二街112号,始建于明代成化间,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建,是祭祀明代石康知县罗绅父子的祠庙。罗绅是江西宜春人,明天顺二年任石康知县,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匪寇围攻县城,罗绅与次子罗钦率兵力战保城,城破遇害,长子罗鉴其后追剿流寇亦阵亡。百姓感其一门忠烈爱民,立祠世代祭祀。……
[详细] 海门书院位于合浦县廉州中学校园内,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5年),后经多次扩建。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创学堂,改为廉州府中学堂,现存仅有奎文阁和讲堂。2005年廉中校庆揭顶维修,修复原貌,并绿化周边环境,成为北海市旅游景点,海门书院于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镇明炮台位于宁明县明江镇百泉村南观音山上,炮台南面约2公里是峙浪乡长桥村可敬屯,当地人称为观音山炮台。该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面呈圆形,直径22米,高5.9米,占地面积约38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向东北,门额居中青石匾阴刻“镇明台”三个楷体大字,两边刻款“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和“毅新副左营监修”等字样。炮台分一二两层,一层有拱顶式兵房、巷道式台阶和神龛等;二层为炮位、通气空和女墙。……
[详细] 融城古城墙及望江楼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年代为宋至清。融城古城墙及望江楼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白龙桥及鲁溪古道位于平乐县张家镇老埠村,年代为宋至清。白龙桥及鲁溪古道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钦州宋城墙公园位于钦州市主城区一马路与中山路交汇处,交汇处占地1586.29㎡,分为城墙保护区、文化广场区、景观休闲区和林荫休闲区四大功能区。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内的墙体及灰坑进行清理勘探,推断城墙始建为宋代,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均有修缮。公园与平南古渡相邻,处于钦州历史文化街区中,周边环绕有众多历史建筑,公园内的城墙玻璃展示棚,古城历史印记地刻,仿古城墙休闲平台等,与小董起义雕塑交相辉映,历史文化浓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举国升平,山河锦绣,国人应牢记历史,厚植爱国爱党情怀。钦州古城,始建于宋天圣元年,增修于明清,毁于民国,现有部分残存。根据明清时期《钦州志》的记载及钦州城图所示,钦州古城始建于宋天元年,至明洪武二十八年基本形成现有规模格局。明朝……
[详细] 洲尾遗址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王府街道沙港社区洲尾,年代为唐至明。洲尾遗址位于港口区王府街道沙港社区,是一处唐代至明代的古代贸易场遗址,地层堆积丰富。遗址所在半岛的前半部均有遗物分布。其中,遗物分布核心区域为康熙岭南北侧相对开阔的低矮平地。遗址总体保存状况良好,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尚未遭到破坏。洲尾遗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廉州钱监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闸口镇仙人桥村委,年代为宋。廉州钱监遗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龙虎将军甘苗墓位于横县莲塘镇小湴村委小湴村甘屋岭(又名石柱岭)。民国版《横县志》记载:“宋龙虎将军甘苗墓,在城西三十里,小湴村旁。”甘氏族谱记载:甘苗,字季实,生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祖籍山东青州府福寿巷,出生地为桂林,官宦世家。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交趾入海北海南,黎人借机叛乱。甘苗受命统军前往收复,立大功,进职龙虎将军, 钦赐金牌总管,官至同平章事。建国前墓园范围为整个甘屋岭。二十世纪“大跃进”和“文革-”年代,墓园遭到严重破坏,仅存墓室、牌坊(仅剩下两根石柱和两只石鼓)和后土,后于1997年、2017年进行了2次重修。现存墓园面积5.23亩,主要分为5个部分:台阶、碑墙、牌坊、墓室、 后土。牌坊石匾上 书-“龙虎将军”,左右石柱刻有一副对联:龙盘神州……
[详细] 杨村红陶窑址位于横县峦城镇杨江村委杨村的西面和南面,西面、南面临郁江。包括3个窑区、7座窑址,其中2座窑址--那灵窑、长窑始建于清代。那灵窑区:包括那灵窑、长窑、新窑、缸窑、那削窑5处窑址,那灵窑(还在生产,其余4处窑址已废弃不用)为阶梯窑,其余为土龙窑。那灵窑主要包括6部分:阶梯窑烧造区、产品制作车间、碎泥和炼泥车间和办公室及产品展览馆,以及所有的工场作堂、那灵码头等。石狗岭窑区:包括石狗岭窑址1处(为土龙窑,已崩坍)、作堂(内有残破陶器多件)。朱斗窑区:包括朱斗窑址1处(为土龙窑,已崩坍破残)、作堂(内有残破陶器多件)。该窑址利用科学的原理及一定的工艺流程,制作出种类齐全、造型多样、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产品,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远销省内外、东南亚等国家。该窑址蕴含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
[详细] 拉潭山古营盘位于南丹县吾隘镇纳弯村,年代为明。拉潭山古营盘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建安司古城址位于全州县凤凰镇和平村,年代为汉。建安司古城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枫树坳古道位于钟山县两安乡竹梅村委大竹坪自然村,年代为秦至清。枫树坳古道位于贺州市钟山县两安乡至富川县柳家乡之间,是一段由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古道宽在0.9-1.4米之间,现存长约5公里。下段为卵石道,上段为板石道。据考:该道经过多次修砌,现富(富川县)钟(钟山县)交界的凉亭遗址处还保存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修建大竹坪枫树坳的碑刻一通。枫树坳古道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秦汉中留古城遗址位于武宣县三里镇古立村民委勒马村东500米的黔江左岸台地上,距今武宣县城约15公里,勒马古城是广西保存较好、布局清晰的汉代城址。勒马古城”的汉代城址上,还叠压着唐代以后各时期的遗存。考古发现的汉代遗址,包括遗址东北部的一处“高台”,以及壕沟、道路、建筑基址、水井、柱础、灰沟、灰坑、柱洞等,遗物有砖、瓦、瓦当以及陶器、瓷器、石器、铁器、铜器、矿渣、鼓风管等。古城遗址核心区的“高台”顶面东西残长70米、南北宽56米,边缘有墙垣残存,外壁一直陡斜至环壕底部,原高低落差在5米以上。根据“高台”上面遗留的瓦片、烧土等痕迹,考古工作人员判断那里曾有前中后三进建筑,为西汉时期所建。“高台”南面,有一条宽约3.5米,用鹅卵石铺垫的道路通下江边。考古人员在道路西侧发现了15个“方坑圆洞”式的柱……
[详细] 象州县军田村古城址位于县城东北部罗秀镇东南约4.5千米的军田村,距县城约25公里。古城址地处马鞍山西麓冲积平原,位于罗秀河与黄汉河之间,全城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其中内城面积约6.4万平方米,平面呈圆角三角形。有考古研究员表示,这种形状在中国古城池考古史上极其罕见,是一个重大发现,一个奇观,很值得研究。古城址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全长约1035米,其中北城垣残长约345米,西城垣残长约350米,东城垣残长约340米。内城垣残高约3-8米,底宽约15米,上宽约3米。外城垣全长约1725米,其中北城垣残长约640米,东城垣残长约500余米,西城垣残长约585米。外城垣残高约1-4.5米,底宽约8.5米,上宽约3米。据当地老百姓回忆,20世纪50年代军田村四周还有比较完整的古城墙和东、南、西、北……
[详细] 柳州镇南门古城墙位于柳州市城东区曙光中路,年代为明。柳州镇南门古城墙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陈济桓故居位于岑溪市筋竹镇政府院内,年代为民国。陈济桓故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钟山碧云岩石刻位于钟山县钟山镇大岩山,年代为宋-民国。钟山碧云岩石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