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三江县红七军活动旧址(亮寨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年代为清。三江县红七军活动旧址(亮寨桥)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茗县农民起义军成立旧址位于天等县天等镇镇南街西南面,年代为明至清。龙茗县农民起义军成立旧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布文岩石刻位于横州市六景镇布文村委布文村,年代为明至民国。布文岩石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那羊山岩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年代为明。那羊山岩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那砚山岩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年代为宋至明。那砚山岩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莲塘刘氏将军第位于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年代为清。下莲塘刘氏将军第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乡村古民居群位于桂平市中沙镇南乡村,年代为清。南乡村的传统建筑内容丰富,令人惊艳,不仅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还有部分宗祠建筑和极少数军事防御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有悬山式、硬山式两种,依山建造,错落有致。传统民居建筑以院房组合为主,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与青瓦覆盖自成一体,坐甲向庚。其中历史建筑尤有特色,既有宫廷式建筑,又有欧式建筑,飞檐翘脚,雕梁画栋,中西融合,古洋并重,彰显了古韵南乡开放包容的姿态,也是古丝绸之路文化交往的见证。南乡村古民居群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碧莲峰石刻
  碧莲峰风景道旁是石刻较为集中的地方,有大小石刻23处。沿风景道步行,这里有唐、明一些诗人的诗文刻石,多为描绘或赞誉阳朔山水的妙语佳句,字大者达丈余,小的仅半寸,书体有行、楷、隶、草,风格,可谓百家荟萃,各有千秋。有“南山石刻”之称。……[详细]
天堂超贤李公祠
  诚谏镇天堂村超贤李公祠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 (1897),占地面积316平方米,全部青砖砌墙、砖瓦木结构,总体布局基本完整,现存一院二进一天井三开间一厢房,前院以砖墙围护,前后座之间以天井、边廊连接。檐板饰以精雕细刻花卉鸟雀图案,正脊饰卷书、螭吻、博古、花草、山水等灰塑。正眷两端飞檐卷草,山墙外饰以人物、灵兽、植物等色彩鲜艳的浮雕灰塑。祠堂中梁、枋、斗拱等精雕细刻装饰着花草、百鸟等图案,栩栩如生、饱含神采。屋脊上建筑雕塑、两边罐耳墙、龙船眷,雕花木板封瓦檐口,万檐下大雕花草中鸟吊檐。……[详细]
  筋竹镇云龙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城堡式古宅座落于山腰与山脚之间,主要包括“得中堂”和“莫少北屋”两宅院。古屋依山而建,主要特点是台梁穿斗式建筑,特别青砖黑瓦,瓦顶、瓦角筑、龙画凤、壁画清晰生动。其中“得中堂”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莫少北屋”201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详细]
唐家大屋
  唐家大屋又叫罗斗坡兰亭家祠,位于马路镇昙容社区,建于清朝道光十年(1832),典型清代岭南建筑,砖木结构、三座两廊,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镬耳墙高耸,屋内雕花与壁画异常精美,地面全屋铺设精致方砖,走遍角落可以“晴不见日,雨不湿鞋”。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以三厅连座为中线,东西两廊各一侧,院子数座、屋屋相连,天井叠天井、门户重又重,犹如迷宫。兰亭石碑碑文为其先祖唐澍手撰家训与修例,告诫子孙传承“别长幼、勤职业、禁奢侈、崇节俭、绝四戒、尚忠信”等家风。……[详细]
  新城古寨背靠大金山,面朝泗洒山,一面靠山、三面环水,黄华河如罗带环绕。新城古寨建有两个寨门,现存寨门遗址,百年古建筑有10多座,如莫家三座屋、志贞大楼,莫家祠堂等。其中莫家三座屋四廊三座,占地面积约10亩,属砖木结构,绘画栩栩如生,雕刻楚楚动人,为典型岭南建筑,是广西传统村落。……[详细]
汉丁孝子祠
  丁孝子祠(岑城),又称“汉丁孝子祠”,位于城区北部,是为纪念汉代孝子丁密而建,是岑溪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2011年加固维修、恢复仿古以及全貌修复。建筑占地面积310平方米,现存前院、前座、中座,前院有博山围墙,拱形院门。前座与中座之间有天井、边廊。祠内墙檐彩绘壁画,内容有书法、人物故事等。中座正脊、垂脊灰塑博古、金鱼,石榴、桃等,布局合理,工艺古朴华美。祠内有四根柱子至顶组成抬梁穿斗构架。汉丁孝子祠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荔浦福建会馆
  荔浦福建会馆坐落于荔浦市荔城镇通塔巷,占地924.6平方米,门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对荔浦市福建会馆修缮及利用的思考》记载,会馆是一处闽派风格和桂北特色相结合的清末建筑,为当时在荔浦经商定居的福建籍商人捐资所建,作为福建籍士绅商贾与来往行帮聚会议事和临时落脚之所。在会馆周围,还有众多古建筑遗存,会馆东临荔浦宝塔,西邻石阳宾馆,附近有二十四码头、水门口码头和迎薰门等古建筑,集中展示荔浦千年古邑之魅力。1988年,福建会馆被列为荔浦县(今荔浦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荔浦县志》记载,会馆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三进式院落,呈“日”字形分布,设前、中、后三厅,前厅设有戏台两侧为跑马楼。会馆第一进为门楼,内有戏台,砖木结构,共两层,门前石质阶梯三级,侧门上有半圆砖拱。门楼两边采用“镬耳”的……[详细]
南寨杨家祠堂
  南寨杨家祠堂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村,年代为清。南寨杨家祠堂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波石拱桥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清波村,年代为明。清波石拱桥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贵县抗日自卫军指挥部旧址位于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香江村下赖屯。保护范围:四周以屋檐滴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东南面向外延伸3.5米,西南面向外延伸5米,西北面向外延伸8.6米,东北面向外延伸7米。……[详细]
南江村黄氏祖祠
  黄氏祖祠位于南江上黄村,原名南街七星岗,又称七星伴月,北距郁江约300米,是明洪武年间,皇帝诰命恩准南街(今南江村)上黄一世祖彦贵公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贵县志》载,公元1848年广东人张嘉祥在横州(今横县)起义,攻贵县木梓,贵城南江人黄祖喜、黄全义,大井头王星福,在南江黄氏祖祠结盟--起义,可见该祖祠又是革命的摇篮。每年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黄氏宗亲齐聚一堂,作祭祖仪式,进一步增强宗族凝聚力。南江黄氏祖祠位于贵港市港南区南江社中村小区内,坐落于郁江南岸河畔。其四面环山,东有东山,西有独山,南有南山(南山寺),北有龙山(龙头山脉)。北面郁水环绕,南面有南湖明镜相映,地处七星伴月,东方橘井,西方龙泉井(龙眼井),自然地理沙水相配,历史上视为风水圣地。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2005年元……[详细]
曲樟曲木客家土围屋
  曲樟曲木客家土围屋位于合浦县曲樟乡曲木村,由陈端甫创建,分老城和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八月,新城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陈端甫从福建迁徙到曲樟曲木定居,以贩盐为生,积聚钱财颇丰,为防御贼寇及异姓势力侵扰,率领陈氏族人建造该围屋,屋内以宗祠为中心分布横竖民居、粮库,内设水井、厕所、晒坪等。……[详细]
曲樟璋嘉陈氏宗祠
  曲樟璋嘉陈氏宗祠位于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委岐山背村,祠堂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院落式建筑,座北向南,占地500多平方米,面阔三间,依山递高共四进,前有半月形水塘,第进均设木制屏风或中门,为清代典型的南方客家宗祠。璋嘉陈氏人才辈出,爱国名将陈铭枢最为著名。……[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