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旅游景点介绍

  春雷造船厂于1954年诞生在无锡锡山区东亭街道,是我国第一家集体性质的社队工业。现遗址仅存6间连体的造船车间。春雷造船厂占地面积约3.5公顷,厂区建筑现存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四座船坞和加建于80年代的船坞两座。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42、宝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界桥
  宝界老桥是1934年,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60寿辰,以寿资办慈善事业,造宝界桥。桥长375米,60孔,从此一桥卧波,架通南北,给蠡湖增添无限风情,因为它是无锡当时最长的桥,俗称“长桥”。在桥成时,德老欣然命笔“宝界桥”,锦于桥梁东西两侧,百姓焚香燃烛进行庆贺。1993年荣德生之孙荣智健又捐资建新的宝界桥。新桥21跨,长390.7米,宽18.5米,新老两桥称“宝界双虹”,北堍树碑建亭,由书法家启动书画碑文,记述两桥历史仓桑。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43、缪公馆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缪公馆位于无锡市崇安区新生路7号,建于1932年。缪斌(1895-1946),无锡人。北伐时任东路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江苏省民政厅厅长。1941年2月任汪伪政府--院长。此宅呈“中西合璧”之风格,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园林式式住宅建筑,-有清水砖高围墙。建筑呈工字形,中间三开间,两翼各一开间,花园一区。日伪时期,此处曾作过汪伪特工站,关押抗日志士和无辜百姓,是日寇侵华时留下的罪证之一。1992年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
  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为由六幢平房及二层楼房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体,基本分东西两块,散布在校园里。东边三幢校舍,最南边为一幢10开间二层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南设外走廊,歇山顶,前有空地为小花园,可能为教职员工办公用房;向北约50米为一幢6间平房,座北朝南,歇山顶,设外走廊,为教室,与第一幢楼房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空间的场地;坐东朝西另有平房一排10余间。而西边三幢皆为歇山顶平房,最北一幢坐北朝南,面阔9间,其南二幢性质相同,皆为6开间,分别为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相对矗立,此三幢平房呈品字形分布,自成一个院落。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既是较为传统的中式砖木建筑,又吸收了西式建筑的优点,采用跨度较大的人字梁,以最大限度延伸教室进深,扩大教室面积,以满足教学需要。该建筑另一特点是朝阳一面……[详细]
蔡鸿生旧宅
  蔡鸿生洋房位于荡口人民路,约建于1931年至1935年间,名“蔡鸿德堂”,两栋三层,坐东朝西。门楼五间两层,楼下中间一间为大门通道。紧靠门楼南侧建有水塔,高四层。主楼平面呈“L”形,三间三层朝南,五间两层朝西(解放初期由上海工匠加为三层),门口均有混凝土台阶三级。副楼与楼梯设在建筑东北角,四间三层,与主楼相通。最东侧二楼另有通道连接朝西主楼与副楼。建筑南部原有围墙和水池。墙上用混凝土塑刘海洒金钱浮雕。整栋建筑全部为混凝土结构,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建筑中的精品。洋房内自来水、电灯、制铁落水管等等一应俱全。抗日战争时期,该楼曾驻扎日军一小队,解放后先后作为乡政府和文化站所在地。蔡鸿生旧宅洋房为清水墙西式建筑,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详细]
李金镛宅
  李金镛宅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年代为清。李金镛故居虽然十分破旧,已无人居住,但大部分房基旧貌尚存,尚有平房三间,矮楼四间,原木结构卧室,雕花厅窗等旧貌尚存,小院内的古井、天竺石榴树尚存。李金镛故居位于洛社镇天授村戴李巷,是清代爱国名人清朝二品道员内阁学士,漠河金矿创办人,老百姓心中的“李青天”“李善人”李金镛1835年出身和生活20余年的地方。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47、陆氏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氏宅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陆氏宅(陆定一祖居)位于无锡西漳陆巷,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出生的地方。老宅自2006年修复后开放至今,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老宅有待全面提升。据悉,陆氏宅修缮养护专家论证会于近日召开,老宅修缮养护正式启动。提起陆定一故居,无锡人多会想到位于西河头县前西街的那组清末民初建筑。在无锡西漳,也有一处陆定一故居,在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显示为“陆氏宅(陆定一祖居)”。1906年,陆定一在此出生并度过了幼年时代。陆氏宅位于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一社区老陆巷4号,坐北朝南,白墙黑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岁月更迭中有所损毁、改建。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位于江阴市。年代为明。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又名三元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南新桥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马子虬、陶禹贤捐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咸丰元年(1851)又两次重修。民国八年(1919)青阳名坤葛凤池等出资重建。与北新……[详细]
宛山石塔
  宛山石塔,又称报亲塔、宝清塔,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当地人顾大栋建。石塔塔心为实心,仿楼阁式,六面六层,底层每面宽2.5米,向上逐层收窄,通高12米。塔心用铁褐色石块砌筑,并用石灰糯米汁拌砂,浇浆灌缝。外部是以青石条块包砌成。因年代久远,塔除正南青石贴条基本完好,其他均开始剥落。1983年,由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当地政府开始募资40万元重修石塔,并于2001年4月3日修复竣工。2011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50、大虞桥
大虞桥
  大虞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都山村山北自然村向北一公里。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虞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南北向(南偏东35°),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通长23.28米,桥面长7米,中宽3.50米。净跨5.90米,桥底面至水面高度4米。南坡长8.30米,堍宽4米,坡度12°,平堍长4.35米。北坡长7.70米,堍宽3.95米,坡度12°。南北各有石阶20级。北面岸桥长29.20米。枕石间距5.65米。……[详细]
丁蜀镇建新村
  戴家窑,又名青年窑。位于丁蜀镇建新村兴隆自然村(金家湾)。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戴家窑址为南北向(南偏西10°),创烧于清末,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停烧。产品以罐等日用陶为主。现存窑址东面为厂房,南面、西面为民居。戴家窑址周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窑场布局,窑体呈南北走向,头南尾北,长50米,宽15米。窑头离画溪河四十余米,这一地带为当时成品堆放和外运装船的场所,而窑西侧为一片清代民房,现基本保存完好,为当时窑主的住房;窑东侧有5000平米的场地,当时为窑场陶坯、燃料的堆场和作坊,现仍在进行泥料加工。戴家窑西面50米处有仍保存较为完整的戴家祠堂。……[详细]
丁蜀凤凰桥
  凤凰桥,位于宜兴市丁蜀镇桃渊村涧氵众组。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凰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东西向,阳山石、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通长28.80米,中宽3.80米。净跨7.50米,矢高4.50米。西坡长13.40米,上堍宽3.80米,下堍宽4.70米,台阶29级;东坡长13米,上堍宽3.90米,下堍宽4.10米,台阶28级。中间趟石宽0.38米。券石厚0.26米,花券厚0.10米。枕石长4.45米,宽0.35米,厚0.22米,间距5.30米。桥铭石长2.30米,宽0.50米,厚0.27米。桥铭:重建凤凰桥。桥下部为阳山石,上部为青石,河通莲花荡。……[详细]
葛氏旧居
  葛氏旧居,位于丁蜀镇华都小区北中庄村6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葛氏旧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建筑坐北朝南(南偏西15°),共三进,通面阔8间24.80米,进深39米。第一、二进为平房,第三进为二层楼房。第一进进深8.20米,前天井进深1.90米,一二进之间天井进深4.50米。第二进进深10.50米,二三进之间天井进深3.50米。第三进面阔8间,进深9.60米,东侧凸出0.60米,以前称为“聚水堂”。第三进东面有附房三间,面宽14米,进深6.10米,附房天井进深2.60米。整个建筑墙基用青石条叠砌,石条长1.05米,宽0.33米。……[详细]
公立宜兴中学门楼
  公立宜兴中学门楼,在宜兴市宜城街道人民南路江苏省宜兴中学内。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立宜兴中学门楼建于1925年,由旅宦士绅沙彦楷、任凤道、贾士毅等筹资建造,是宜兴尚存的少有的典型的民国建筑。建筑坐东朝西(西偏北20°),为三开间两层小楼,面宽11.37米,进深8.10米。现地面与内部设计已改动。……[详细]
顾景舟故居
  顾景舟故居,位于丁蜀镇陶机东区16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顾景舟故居面南坐北,面阔三间12.35米,进深11.30米,其中东面的一间缩进4.30米。整个建筑是一幢二层小楼,东南面紧临小河,对岸是风景优美的龙溪公园。顾景舟曾在蜀山南街78号居住过,此屋为吴同苟家,还曾在毛振声家居住过。1954年建立蜀山陶业合作社至今搬过16次家。现在位于龙溪公园旁的顾景舟故居,是顾景舟1990年直1996年去世居住的地方,是其晚年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详细]
256、后亭桥
后亭桥
  后亭桥,位于宜兴市屺亭街道后亭村(东河口自然村)六庄桥南300米,锡溧漕运河西侧。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亭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拱桥,青石、花岗岩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券石与踏步为花岗岩,南北向(南偏东30°)。桥通长12米,桥面长1.75米,中宽2.75米,净跨4.90米,矢高3.10米。北坡长4.90米,堍宽2.85米,坡度19°,趟石宽0.42米,厚0.17米。南坡长5.35米。枕石长3.60米,宽0.48米,高0.16米;桥铭石厚0.30米;拱券弧长1.82米,宽0.33米,拱券厚0.20米,花券厚0.14米。踏步宽0.37米,厚0.18米。桥底有双龙戏珠浮雕图案,直径0.50米。桥铭为:“里人重建后亭桥光绪己亥年”。……[详细]
黄龙山北坡窑址
  黄龙山北坡窑址,位于丁蜀镇潘南社区(原台西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北坡窑址共有二座,位于黄龙山紫砂泥料矿西坡,依山就势而建,其中一座窑保存完整,窑体为南北走向,中部有一处塌陷,深达三米,从塌陷处可见窑床墙壁及部分装烧的产品残留在窑中,有大缸等器物。该窑址堆积面积约有1000余平方米,主烧缸等大件器物。该窑址向西100米,有一南北走向的窑,宽度约为2.5米,堆积厚约3米,产品主要为陶罐、茶壶等。窑址紧靠黄龙山紫砂泥料场,北临山前路,西面因挖紫砂泥形成水潭。由于黄龙山开挖紫砂泥料,窑址已被挖断。……[详细]
宜兴见龙桥
  见龙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东岸村。2009年5月,宜兴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龙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东南-西北向,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面长2.15米,宽2.70米。西北坡长6.40米,坡度20°,台阶18级,下堍宽3.25米,趟石宽0.40米,厚0.13米。东南坡长7.30米,坡度20°,台阶18级。龙门石长宽为:0.85*0.85米。枕石长3.15米,宽0.27米,厚0.22米,间距4.15米。净跨5.50米,矢高3.20米,桥底面至水面高度3.40米。券石厚0.22米,花券厚0.08米。桥铭:重建现龙桥。桥铭石长2米,宽0.40米,厚0.26米。……[详细]
江苏省宜兴陶瓷采购供销社码头
  江苏省宜兴陶瓷采购供销社码头,位于丁蜀镇潘家村344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码头长500米,为20世纪70年代所建。江苏省宜兴陶瓷采购供销社,占地90多亩,原有小丁山之称,早期为苏北客户进出运输陶瓷的集散地。20世纪上半叶,宜兴陶瓷的销售,除“窑户”与顾客直接交易外,主要有窑货行经营和船民商贩长途贩运两种。1954年,为适应陶瓷产销发展需要,成立了“宜兴陶瓷批发站”。在此后的20多年中,对绝大部分日用陶瓷产品实行统购包销,通过平衡产销计划、改善运输条件、扩大经营网络,使宜兴陶瓷生产蒸蒸日上,商品覆盖全国城乡。……[详细]
静云禅寺
  静云禅寺,位于丁蜀镇蠡墅社区台山村284号,即台新窑西南面山坡上。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静云禅寺建于清中期,原为四合院,现存二进五开间,东西两侧为厢房,东侧厢房现已拆除。通面阔16.50米,进深27米。该寺在宜兴旧县志和有关史料中均有记载。……[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