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旅游景点介绍
 | 鹿鸣祠。五代十国时,王建曾领壁州刺史,后在成都自称蜀王。后梁乾化三年(913年)见麟于壁山,二麟随之,故立此祠。宋皇祐初,太守胡免记其事云:“朝廷有大诏令,官属有迁罢,鹿必鸣,鸣于山阳为福,鸣于山阴为祸,灵验如符。”…… [详细] |
 | 嘉祐寺。嘉祐寺在壁山东。据《蜀中名胜记》载,此寺原名龙兴寺,壁州刺史郑凝绩为其父、唐节度使郑畋辞官养病时重修,易名嘉祐寺。郑畋还曾为该寺撰文,后来人们呼之曰郑公寺、宰相府,清末至民国时期通称南寺。郑畋写的《壁州新建山寺记》说:壁山境胜之所,修篁郁密,乔树葱備,景态变幻,泫月澄日,搜索奇胜,得泉洞于西南,维凿石架篁,缭绕…… [详细] |
 | 壁山胜地。壁山亦名秋锦山,又名翠屏山,在县城南岸,是山城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历代建造祠、庙、亭于山间者多,各具特色,各有内涵。山顶古时建有白云亭一座。’旧县志“通江入景”中的“壁山春望白云头”,即出此景。壁山的旧文昌宫侧石上,有“福寿”二字,约两米见方,为昔日一僧名普一摹陈希夷书华山“福寿”二字镌刻此间。…… [详细] |
 | 李雄读书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击败张鲁得汉中,宕渠人李虎率五百余众归顺,魏武帝拜为将军,封其子李慕为东猎将。慕故,其子李特、孙李雄于通江千佛崖石壁凿穴安葬。晋太安二年(303年),李雄继其父李特及叔李流为蜀地流民军首领,率部功克成都,西晋永安元年(304年),李雄称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李雄还乡祭祖时,追谥…… [详细] |
 | 此城寨位于通江县城东永安乡的宕水北面。海拔400余米。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其上平衍,可容数万人。它的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蜀中广纪》有云:“万山中崛起岩壁,四面峭绝。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这足以看出此地之险要。得汉城,又名得汉山、安辑寨,它有悠久的历史。得汉城在古代是一个军事重地。汉高祖…… [详细] |
 | 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两只凤凰迎面而来,距今1460年的古白石县遗址就坐落在双凤山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白云翔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专家眼里,“古白石县遗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在巴国大融合的重要载体”。日前,省文物局将古白石县遗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详细] |
 | 邓家祠堂位于关渡乡天井村三社,由邓姓人自建。该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房屋造型别致,堂、屋正房厢房形成三叠,高低错落有致,正堂屋上翘角飞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绘、墨笔题款清晰可见,四根大柱撑起房檐檩子,壮观别致。“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等绘画雕刻随处可见。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中堂之中梁,…… [详细] |
 | 现留存的李家大院旧貌依然保存完好,李家大院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精美,布局合理,整个大院占地约900 平米,属四合院,两边设计内天井。正堂屋房上的横梁花纹,精雕细琢,手艺精湛。木雕门窗都有镂空图案,保存完好。㱏对面岩墙和楼门,清一色的石板铺砌而成的石院坝基本完好,传统工具大都存在,真是古色古香。李承恩是李…… [详细] |
 | 此碑林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南完山顶,占地7万多平方米,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龛摩崖造像、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相毗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青少年教育基地。整个碑林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和张国焘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园;碑林长廊;楹联…… [详细] |
 | 晏阳初博士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革的奠基人。1890年出生于巴州城内,1990年逝世于美国纽约,活了100岁。他曾在20世纪初与陶行知等人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为了纪念这位巴中籍的伟人,巴州区在城东南2.5公里的塔子山(又名长鼻山)顶建了晏阳初文化公园。公园占地3.5万多平方米。园内建有46…… [详细] |
 | 光福寺位于巴州区城南的南龛山北侧。古时寺庙建于南龛摩崖造像下侧。20世纪90年代重建时,移到原梓潼宫(早毁)处。光福寺始建于梁魏。在历史上曾以山为名,叫南龛寺、化成寺;也曾因山有大楠木树而名楠木寺。唐代严武为巴州刺史,修茸一新之后,表奏朝廷,请赐名光福寺,乾元三年(760年)四月十三日,肃宗准奏,泐名于石上。1993年…… [详细] |
 | 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苏山南麓,现存造像34龛窟348躯,始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北龛石窟佛教造像雕刻精细,线条柔和,小巧玲珑,多彩多姿;有的身躯修长,有的面部丰满。7号窟,高350厘米,宽320厘米,深290厘米。内窟楣的五身伎乐,有的弹古筝,有的吹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腰鼓,神态十分得意。在窟顶的四身…… [详细] |
 | 西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西约2公里的凤谷 山西龛村,现存造像90余龛,分布在龙日寺、流杯池、佛爷湾三处,为巴中现存石窟中内容最丰富者。佛爷湾位于山脚下,又称西龛寺,现存龛像集中分布于南北向的一崖面上,共50余龛。内容有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七佛、释迦多宝并坐、释迦弥勒并坐、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观音菩萨、释迦老君并坐及墓…… [详细] |
 | 水宁寺石窟位于巴中市城东37公里的水宁寺镇,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古道,即“米仓道”的必经之处。现处于巴中至通江、达川公路的三岔口上,有巴中至达川、通江的公路横穿镇前。在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以前此地称始宁县,因位于南北交通的要道上,当时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宁寺旧称“始宁寺”,古寺今已无存,而寺前沿…… [详细] |
 | 北山寺位于距平昌县城40公里的得胜镇上,又名北峰院。始建于明朝初期,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扩建,是一座佛教古刹。寺院坐北朝南,长方形田字状,四合院布局,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分为前、中、后三院,两侧由厢房楼阁构成一体,建筑体因其地势高低造建,寺庙小巧玲珑。景区占地5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 [详细] |
 | 空山洞位于兰草里仁村七组棕包梁下的半岩上,下瞰巴河曹家背滩。形成于原始时代,峒的规模宽敞宏大,空旷深邃,有“雷山打饼空山鸣”之称,誉峋之深长约10余华里左右,至今仍无人穷其底。堪称平昌岩穴洞府之最。空山庙傍山依水而建,庙门北向,东面以天然石壁为墙,其余三面均为木料架设,全庙占地70平方米,共4间瓦房。进门第一间是客房,…… [详细] |
 | 朝阳洞伏卧于三皇岭岩沿,周围松柏,郁郁葱葱。左临砚石坡,右接肖家坪,站在洞前远眺,可览金子山的雄壮,可见通江河的蜿蜒。每当早晨,初升的太阳,穿过弥漫的烟雾,映出洞内景象万千,故名朝阳洞。传说还是四川成都建立王朝时,附近有一名叫何子仁的人,在京为都督官。因亏了皇粮皇怕。借故回家省亲,路过大溪沟,隐约听傍山岩的地方笙萧鼓乐…… [详细] |
 | 在石垭乡黄桷村与栽秧岭(第五村)之间,有两条小溪汇合,过去那里曾有一座古庙,是清朝前期修建的。相传这座小庙建在龙的头上的,故名“龙头庙”。在离龙头庙约10公里的地方,即现在的云台镇六村,有一座山叫龙尾山。据说,来自大巴山,顺得胜山脉,经蔡家坪,过龙尾山,蜿蜓曲折,扰如一条翻腾的巨龙,现在修建庙子的地方就是这条龙的头。的…… [详细] |
 | 柳州城遗址位于白衣镇白衣庵社区居委会,巴江河北岸的一、二级台地上,南略高北稍低,基本处于一水平地带,遗址呈葫芦形,北宽南窄,巴江河从遗址三面流过,呈半岛状,东西长65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20—350万平方米。东至巴江河鱼滩坝高出河面10—15米,南至巴江河中游白衣镇新街码头,西至巴江河中上游罗家坝,北至小角…… [详细] |
 | 南台酒坊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口镇小桥街社区居委会,清同治九年(1870)云南布政史吴德溥告老返乡,在临江岸边伐木凿石,自建酿酒坊。之后,清末年文化名人海州道员廖伦在此基础上将南台作坊进一步扩大,引南台泉水开设南台酒坊。现仅存窖池8口,至今仍在使用。窖池呈南北向排列,分布在东西长70米,南北宽15米的台地上。窖池……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