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房县 > 门古寺镇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寺镇

[移动版]
地名:门古寺镇隶属房县
区划代码:420325106代码前6位:420325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C
长途区号:0719 邮政编码:442000
辖区面积:约30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16万人
人口密度:约7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草池垭村~200镇中心区
因境内山垭上有一天然水池,池边荒草遍野而不生树,故称草池垭。…[详细]
秦口村~201城乡结合区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长信候嫪毐起兵叛乱,秦王政举昌平君,昌文君攻毐,毐败被捕,灭其三族,其朋党皆车裂灭宗。罪轻者4000余…[详细]
马家河村~202镇乡结合区
马家河村位于秦口河与巨峪河沟交汇地段。民国初年,有马氏家族在此居住,后成为大户,有社会影响。称此段河流为马家河,河畔上形成的自然村落命名为马家河村。…[详细]
石垭村~203镇中心区
石垭村,俗称石垭子。位于四川沟与五池沟交汇处形成的自然村落。进出此村落要翻过一道石垭。故命名石垭村。…[详细]
杉树村~204村庄
杉树村,曾用名杉树湾,后更名沙坪。民国时期,在高塘河流经此地的河湾上有成片的杉树林,以此为方位特征,称附近居民点为杉树湾,简称杉树村。…[详细]
高塘河村~205村庄
高塘河:指境内一河流名称。前人沿河两岸耕种,引河水把塘建高处便于灌溉。…[详细]
巨峪河村~206村庄
巨峪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四方洞村~207村庄
四方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月日湾村~208镇乡结合区
月日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河村~209镇乡结合区
传说清朝咸丰年间,东河村境内有一座山垭,叫石垭子。是古盐道,也是南来北往行人的必经之路,山垭上住着一户姓石的人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外号石大赖,小儿…[详细]
红星村~210镇乡结合区
是原洪峪沟村,河心村合并组成。取原二个村名简称,用谐音字转化成新意而命名。…[详细]
仓峪沟村~211镇乡结合区
仓峪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门古村~212镇乡结合区
以蒙古族人所建寺庙为标志所命名。元朝时期,佛教为蒙古人所信仰,推崇吐蕃喇叭教派。一个孛儿只斤氏族官员在此修寺庙,供信徒作佛事,因寺内同时供奉孛儿只斤·…[详细]
胡家街村~213镇乡结合区
1952年至1956年归十二区所辖,称为五谷庙农业合作社;1958年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隶属门古公社;1964年设立门古区,归门古公社管辖;1975年撤…[详细]
狮子岩村~214镇乡结合区
狮子岩村,在秦口河上游杨岔河与项家河交汇处的河段上有独立而巨大岩石。岩石上长满低矮乔木杂權。从河床看去象一头巨大的雄狮,人称狮子岩。以此为方位特征,命…[详细]
叶家河村~215镇乡结合区
叶家河,属杨家河一支流。明清时期,由叶氏家族在此拓荒农耕,家族兴旺,叶氏居多,故命名叶家河,河谷中形成的居民点,后命名为叶家河村。…[详细]
项家河村~216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地理实体及行政制度综合命名。晚清时期有项氏家族在此河谷中居住,且项家人丁兴旺,影响较大。故命名项家河。…[详细]
会子营村~217村庄
相传薛仁贵在房州起兵,其子薛蛟、薛奎千里寻父历程磨难,在此地军营相会。…[详细]
仓口村~218镇乡结合区
仓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马凉村~219镇乡结合区
马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大柳树村~220镇乡结合区
大柳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彭家湾村~221镇乡结合区
清末,有彭氏家族迁徒于此,披荆斩棘开拓种地,发展成有影响的大户人家,逐形成以彭姓为多数的自然村落。故称彭家湾。…[详细]
仙家坪村~222村庄
明清时期人文交往的要道口,有街道。相传古时这里生长仙人掌科的昙花,昙花被称为花神、爱神。寓意居住人家象神仙一样快乐。故称此地为仙家坪村。(原为古路道,…[详细]
石龙沟村~223村庄
沟谷两侧怪石嶙峋,象龙头翘首,其后山脉蜿蜒象龙身摆尾,故得名石龙沟,继而以沟河的名称命名源头自然村落的名称。…[详细]
碑口村~224村庄
此村落位于杨岔河上游与一山沟的交汇处。晚清时期,山水阻碍,交通不便,地方绅士带头捐款修桥铺路,将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量携刻一石碑,立于交叉路口。以弘扬修…[详细]
黄柏沟村~225村庄
黄柏沟:因此沟多生长有黄柏树而命名。1958年成立为和平大队,归上龛公社管理区大坪公社所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门古区革命委员会大坪公社管辖,改为黄柏…[详细]
杨岔山村~226村庄
杨岔山村,原为“羊叉山”,以地形地貌得名。两山脉交汇形成交叉的山口,后命名此村落为杨岔山。…[详细]
土城村~227村庄
2005年前,为三个村:小坝池村、大坝池村和瓦屋村,2005年将三个村合为现在的土城村。…[详细]

地名由来:

以蒙古族人所建寺庙为标志所命名。元朝时期,佛教为蒙古人所信仰,推崇吐蕃喇叭教派。一个孛儿只斤氏族官员在此修寺庙,供信徒作佛事,因寺内同时供奉孛儿只斤·铁木真,故称蒙古寺,元灭亡后为避讳称门古寺,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以寺庙名称约定俗成为地名(建寺重修残碑尚)。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在蒙语中,“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征…… 铁木真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房县辖镇。1949年为门古区(十二区),1958年为门古公社,1961年恢复门古区,1975年撤区设门古公社,1984年改置门古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2.2万。车(家湾)中(坝)公路由东向西穿境。辖门古寺、贵子沟、胡家街、桐木沟、草池垭、水沟、狮子岩、万家凸、谢家湾、叶家河、大垭山、红鱼河、磨石沟、大坪、石岭沟、彭家湾、项家河、大柳树、大崖沟、会子营、仙家坪、咸水河、秋泉沟、困鱼河、石龙沟、水晶寺、东河、项家街、周家街、干溪沟、穿山店、羊芋沟、仓佛庙、仓口河、乐元、河心、苍峪37个村委会。全镇山场开阔多系山林,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黑熊、野猪、豹子、麂子、獐子、

+查看详细门古寺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门古寺镇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晚清时期属泉水湾团狮子崖联保,联保署社上达河;民国十五年(1926)设四区,区署门古寺;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转战房县,开辟苏区,建立门古区苏维埃政府,辖秦口、石岭、巨峪三个苏维埃政府;1932年红军撤离房县,旧政权复辟,设六区,区署设门古寺,辖上谷(上达河)、万佛乡(门古寺)、巨宝乡(下坝)、太湖乡(范家垭)、平湖乡(太平河)、双九乡(九道梁);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区署转至范家

+查看详细门古寺镇历史沿革>>

房县黑木耳

湖北省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因其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


以下地名与门古寺镇面积相当: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