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文物古迹介绍

221、泉关碑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关碑
  泉关碑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文化中心内。碑为粉砂石质地,呈横长方形。横长1.27米、纵高0.58米、厚0.19米。碑四周边缘阴刻一道外框,左右两端各刻一博古图案,瓶中插花。外框内阳刻1长方形内框。框内阴刻左行横书“泉关”2字,每字大约0.35米,楷书。框内右侧直书“大清咸丰十年庚申仲冬月谷旦立”,左侧直书“署曲靖府南宁县分防白水分司马□□监修”“署曲寻协白水汛外司益□把总许国彪督造”2行。因风雨腐蚀,碑右上、右下角破裂,虽经修复,仍可见明显裂痕。碑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原置于泉关驿城东门上,为城门碑。明清时期白水设有巡检、县佐衙门,是滇黔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时称“泉邑”或“泉关”。今“白水”一词即由“泉”字拆分而来。泉关碑是研究曲靖古代交通及其驿城发展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详细]
兴修水利碑及德盛碑
  兴修水利碑及德盛碑位于罗平县九龙街道江边村西200米处的小垴包上。碑共3通。坐东北向西南,青石质地,长方形。从右至左,第一通为德盛碑、第二通为兴修水利碑、第三通为治水兴农碑。3通碑皆无碑额。德盛碑。高1.73米、宽0.68米。碑立于清咸丰二年(1852)二月,上部正中左行横书篆体阳刻“德盛碑”3字,正中楷体直书阴刻“特授曲靖府罗平州正堂加三级记录六次吴”18字(注:“吴”即吴纯鼎,清咸丰元年任罗平州州事)。两旁楷书,左行直书,阴刻小字,凡16行,每行6~46字不等,为王绍曾书丹,部分碑文有剥落。历史上因罗平城北十里江边村附近有大河,河低田高,不能灌溉,清嘉庆元年(1796),乡人逆河而上,修筑石堤,因在苗族造反中停工,后绅民王绍曾呈请获准再次开工修建。勒石记铭,以垂永久。兴修水利碑。高1.7……[详细]
丹凤书院考棚序碑
  丹凤书院考棚序碑位于师宗县丹凤街道西华社区第一中学校内。碑为青石质地,横长方形,无碑额及碑座。高0.93米、横长1.18米、厚0.12米。碑文阴刻,左行直书,凡26行,每行2~25字,共计576字。内容主要记叙清初师宗学校的沿革状况及丹凤书院考棚的筹建始末。碑阴刻有筹建书院考棚的地方官员、乡绅名人、廪贡生员、撰文人等姓名和立碑年月。碑立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丹凤书院、考棚为清道光时期师宗州最高的读书、讲学及考试处所。书院以原副学旧署为基础,建有讲堂、号舍,规模宏大,中院称“鸣盛堂”,后院为“东园书舍”。在书院中,除现存的丹凤书院考棚序碑外,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保存有1通新建书院考棚碑记,为何桂珍归乡卜葬父亲时撰书,碑昔年遭毁,仅民间有抄文尚存。2014年新建书院考棚时,把丹凤书院考棚……[详细]
中和街刘氏大夫第
  中和街刘氏大夫第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中和街 21 号)内。建筑坐南向北,由大门、二门、厢房、正厅组成四合院, 占地面积为 509.7 平方米。大门,仿牌楼式土木结构,与围墙相连。通面阔 3.6 米、进深 4.2 米。二门,仿牌楼式土 木结构,墙体为须弥座金包银形制,挂落雕工精美。通面阔 3.5 米、进深 1.25 米。东西厢房, 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 3 开间,通面阔 9 米、进深 3.8 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 土木结构。3 开间,通面阔 12.25 米、进深 7.62 米。刘氏大夫第始建于清代中期,后曾经过多次维修,保存一般,是研究清代东川府会泽县 地方官制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 年 11 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雅户乡规民约碑
  雅户乡规民约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雅户社区雅户村内。碑坐西北向东南,青石质地,横长方形。碑高0.56米、横长1.1米。碑阳、碑阴两面皆刻有文字。碑阳碑文左行直书,楷书、阴刻。凡29行,每行6~13字,共计268字。内容主要为乡规十条戒律以及栽种放水收取费用等事宜。碑阴刻文凡30行,每行1~14字不等,共计212字。内容主要为记录雅户开办义学,转卖土地立约等事宜。碑阴阳两面四周边缘饰双线夹缠枝、水波纹图案。碑现已断裂成两段,镶嵌在墙内,保存基本完好。碑立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对研究曲靖清代农村乡规民约、社会生活、风土气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5月,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修玄武祖师殿序碑
  位于宣威市城东5000米的东山寺天王殿内南面山墙上。碑坐南向北,石灰石质,半圆--方形。通高2.25米。碑额为半圆形,高0.55米、宽0.8米,上部有1个圆圈,圈内书一篆体“寿”字,下部楷书右起横刻“永垂不朽”4字。碑身高1.7米、宽0.7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2行,每行16~65字,共计952字。碑文记载东山寺规模、田产、坐落、沿革等内容。其中有“洪武十三年(1380)征南大将军傅友德自永宁来,城乌撒,设可渡、宣威等关,留都督胡海坐镇兹土”和“易以砖瓦,塑祖师金身,旁列雷部诸帅,招头陀以司香火,置田亩而供常住”等内容。碑文为宣威名人吴承伯所撰。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现碑身下部部分文字已脱落,其余字迹基本完整。碑对研究东山寺宗教建设发展情况,尤其是对明代初期傅友德平……[详细]
李璜神道碑道
  一式2通。一通位于师宗县竹基镇宗甲村西南500米处。另一通位于师宗县彩云镇红土村委会小紫微村东北200米处。两碑形制、制作工艺大体相同,碑名皆称“明改土乡贤李公讳璜之神道碑”,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须弥式碑座。宗甲村李璜碑立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残高1.37米、宽0.65米、厚0.12米。碑文阴刻,左书直行,凡9行,每行5~33字不等,共计184字。座长0.65米、宽0.45米、高0.30米。原碑已残损,1994年按原样重新刻立。小紫微村李璜碑为清光绪七年(1881)重新刻立。碑高1.75米、宽0.75米、厚0.18米。座长0.75米、宽0.60米、高0.40米。碑文阴刻,左书直行,凡8行,行48字。两碑内容大体相同,主要记载李璜于明弘治初年上京奏请改土设流的德政及师宗州在明代改土设流的……[详细]
大坪子缪氏墓地石刻
  大坪子缪氏墓地石刻位于宣威市得禄乡河艾村委会大坪子村后20余米的缪氏祖茔。碑分别由缪均鲁敕封碑、缪均鲁、缪拔鲁、缪封鲁墓碑组成。缪均鲁敕封碑为石灰石质,半圆--方形。碑额为半圆形,正中阴刻“敕令之宝”4字,楷书,印章式排列,之上为向日葵图案,两侧为龙凤图案。碑身为长方形。高1.1米、宽0.63米、厚0.2米。上刻道光年间敕封缪均鲁为修职郎的内容,楷书阴刻。碑侧、碑阴3面均刻有连枝纹,碑座为砂石质须弥座。碑刻立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由于字迹模糊,缪氏后人于1983年在原有字迹的基础上原样刊刻。缪均鲁,清代道光年间易门县教谕缪彤之父,道光初年被敕封为修职郎。缪拔鲁、缪封鲁为缪均鲁同族兄弟,缪封鲁为清乾隆乙酉科拔贡,后被敕封为修职佐郎。现存3通墓碑均为石灰石质,双重拱形墓碑,刻立于清道光年间……[详细]
大偏山碑
  大偏山碑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大偏山村大庙处古树下。碑坐东北向西南,青石质地,长方形,无碑额,由碑身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身高1.57米、宽0.73米、厚0.22米。碑座高0.40米、长0.78米、宽0.68米。碑身上部中间刻太极图案,周围浅刻祥云纹。碑文阴刻,直书左行,凡14行,每行4~32字不等,共计299字。内容为老补歹哨为罗平进入(云南)省城最远的一哨,夫役往来送达公文辛苦,调整增加夫役耕种土地作为补偿事宜。碑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碑文言简意赅,揭示出曲靖古代封建社会就有“多劳多得”的分配意识和以土地作为货币补偿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012年10月,罗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碑
  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碑位于师宗县五龙乡保太村委会保太村小学校内的保太古戏台台基前。碑为青石质地。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原碑座已毁。通高1.8米、宽1.04米、厚0.14米。碑额呈半圆首状,上刻二龙抢宝浮雕图案。碑身书写碑文,楷书阴刻,左行直书,凡20行,每行13~49字不等,共计867字。内容为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经过,当地风景名胜山川风貌以及当地淳朴民风等事宜。碑立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对研究清代师宗宗教状况、风土人情以及自然景观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1988年8月,作为保太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
  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大树屯社区青龙寺内。碑为石灰石质,半圆--方形,有碑额。高1.20米、宽0.65米、厚0.1米。碑额与碑身结合部右起横书阴刻“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13字,楷书。碑文介于隶楷之间,阴刻,直书左行,凡21行,每行4~38字不等,共计694字。碑文分左右两部分。右部碑文由傅氏后人傅天禄撰写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主要记述了明洪武年间,傅友德征云南,其子傅宽从征,因功授千户之职,傅宽留守曲靖卫,后定居沾益大树屯。有傅姓族人私砍坟树被罚情况。左部碑文则是由傅氏后人傅秉忠于中华民国29年(1940)撰写,主要讲述傅氏前人的碑石风化破损,碑文字迹模糊,因此刊抄前碑内容,立此新碑。碑初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立于中华民国29年(194……[详细]
黄官营奉天诰命碑
  黄官营奉天诰命碑位于陆良县马街镇黄官营村。碑坐南向北,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整。通高2.96米、宽0.94米、厚0.19米。碑额高0.76米,中央阳刻篆书“奉天诰命”,左书直行,凡2行,每行2字;额上方阴刻楷书,横书“皇恩”2字,周边浮雕蟠龙、云纹等图案。碑身文字分3列。上列叙述卢氏世系,左行直书,凡21行,行5~13字不等,计160字。中列刻清嘉庆皇朝封赠卢逢源的祖父卢炤文、祖母王氏之诰命,左行直书,凡19行,行1~17字不等,计237字。下列刻封授卢逢源之父卢祚恒、母王氏的诰命,左行直书,凡16行,行1~20字不等,计238字。左靠边中下处为跋释,左行直书,凡5行,行44~51字不等,计248字。全碑共计883字,楷书。书体工整,有一定艺术造诣。碑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20……[详细]
大瓦仓碑
  大瓦仓碑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瓦仓村民委员会大瓦仓村清真寺大殿前花台内。碑坐东向西,青石质地,半圆--方形,有脚。碑高1.16米、宽0.55米、厚0.12米。碑额用阿拉伯文字刻“凭着真主的尊名”,碑身正文用汉字记载大瓦仓村初建清真寺的日期、立碑日期、始建及重修人名、所属田地面积和位置、木工、石工及撰书人名,凡16行,每行2~23字不等,共300余字。碑立于清嘉庆九年(1804),碑刻除部分字迹风化脱落,整体保存好。碑刻汉文、阿拉伯文2种文字。碑在20世纪被拆至寺前大路用于垫路。1979年村民(清真寺的阿訇)将碑抬回清真寺大殿内。碑文为平彝县(今富源县)贡生秦国师撰写。碑为研究大瓦仓村乃至马龙宗教历史以及清代平彝县、马龙州区划情况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2年7月,马……[详细]
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碑
  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北站坡上的观音堂内。碑坐北向南,砂石质,长方形。高1.62米、宽0.92米、厚0.12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4行,共计1000余字。主要记述可渡古驿道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次修建观音堂的经过和本次修建的原因。同时还对当时驿道交通繁忙情况作了描述。碑文为当地名人邹渭(清代贡生)所书。碑立于清嘉庆五年(1800),碑面因风化剥蚀严重,部分字迹已难以辨认。碑对研究清代宣威州可渡关地理环境、交通往来状况、地方宗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35、永康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康桥
  永康桥位于罗平县钟山乡桥边村东500米。桥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横跨于黄泥河上。东北端与贵州相接,西南端与云南相连。由石拱桥、古驿道、石刻、石栅子门、碉堡、石狮等组成,占地面积404.4平方米。石拱桥,3孔,拱券纵联砌筑。桥长60米、宽6.8米、高32米。桥面呈屋脊形,共20级图片踏垛式台阶,正中级较宽3.44米,贵州方向设9级,云南方向设10级。两边各铺砌10级。桥两侧用长方形条石砌有2层高0.8米、宽0.33米的青条石护栏,桥墩立于河床石灰石岩基上。中孔跨径23米、拱高26.5米,迎水面正中悬挂1柄宝剑。东北孔跨径9.4米,西南孔跨径9.8米。两侧桥墩迎水面呈楔形,利于泄洪。古驿道,位于石拱桥两端。东北段全长100米、宽0.5~1.2米,用毛石铺砌;西南段全长150米、宽0.5~2.0米。2……[详细]
童生应试章程碑
  童生应试章程碑位于宣威市宛水街道小学校园内。碑为青石质地,长方形。高1.3米、宽0.83米。碑文楷书阴刻,左行直书,凡20行,每行6~51字不等,共计750字。内容为宣威廪生吴云扬等“共同商酌,将陈太尊前次订章,具禀申明,恳请公祖大人施批示勒碑”,以期遵照执行的考试章程。碑刻立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关于清代童生考试情况,据中华民国《宣威县志稿·选举》记载,按“童试入册定例”“童试卷册定例”等规定,考生要交入册费、卷结费、卷费等费用,先由学府垫付银两定购试卷,然后考生和学署双方以“取保”的形式兑现。因“先前价无一定,应试者每以为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宣威州属举贡生员合词呈请州牧刘沛霖批准岁科两试定例:文童卷结钱240文,复试卷120文;武童卷结钱460文,复试230文。“……[详细]
曲靖军民府六属公立府治碑
  曲靖军民府六属公立府治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公园碑亭内。原存曲靖城南门曲靖卫生学校内。碑为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移至麒麟公园碑亭内保存。砂石质,长方形。高2.28米、宽0.82米、厚0.125米。碑顶部及左右两边阴刻双线边框,内饰卷云纹。碑文阴刻,正书,左书直行。凡15行,每行9~80字不等,全文共1000余字。首行题衔“曲靖军民府六属公立府治碑”12字,正文后刻职官题名34行,共33人。碑文磨损严重,字迹漫漶不清,保存较差。内容详细记录了曲靖府城的基本情况以及城内的主要建筑物、周边景观等情况。2010年前后,碑文被人全部铲去,仅留华碑一通。破坏严重。碑立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为记述重建曲靖府府治衙门而立。碑对了解明、清时期曲靖城的自然环境、政治构架、机构设置情况以及曲靖……[详细]
西内街药王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西内街西段北侧,与武庙相邻。建筑坐南向北,现仅存大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74米、进深12.17米。药王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江西临江府到会泽从医商人所建。20世纪50年代,划归会泽县中医院管理使用,除大殿外其余建筑已拆毁。2016年5月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原貌,因大殿前面受现代建筑的影响,无法通行,为合理利用,现从大殿后墙开门进入。大殿内重塑药王孙思邈塑像,建筑现保存状况良好。药王庙是研究行业寺庙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内街武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西内街西段北侧,与药王庙相邻。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407.93平方米。建筑现仅存大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3.58米、进深17.3米。两面山墙为“金包银”,前檐墙面置砖斗拱。武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为官方专门祭祀“武圣”关羽的重要庙宇。20世纪80年代,武庙大殿被用作招待所,对门窗做了改换。2016年5月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原貌,保存完好。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直街城隍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东直街西侧县粮油公司院内。建筑坐南向北,由过厅、东厢房及正殿组成,占地面积1111.43平方米。过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6.4米、进深3.95米。东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7.6米、进深7.85米。正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5.8米、进深6.5米。据清乾隆《东川府志》记载:城隍庙,清雍正四年(1726)至六年(1728)移建,未完工。雍正十年(1732),知府崔乃镛移建,十一年(1733)四月竣工。之后,城隍庙曾多次进行过小规模维修。现保存状况一般。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