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文物古迹介绍

  可渡贞烈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南关门碑廊内。碑为砂石质。高2.2米、宽1.08米、厚0.13米。碑额为半圆首形,无字。碑下部有榫,碑座已失。碑原立于可渡旧城街道旁,后被当地村民作为院子铺地石,碑阳朝下。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5行,共计1000余字。碑文记述了明万历年间当地百户邹承恩之妻谢氏守节抚孤事迹。明天启二年(1622),安效良叛乱,叛军至可渡,谢氏为保守节义率女儿、长媳、次媳和军民张允德之妻毛氏怀抱幼女投崖自尽。碑由于剥蚀严重,刻立时间不清。据清道光《宣威州志·节烈》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43),乌撒卫指挥为旌表谢氏等“忠魂苦节”而立此碑。碑对研究明代晚期滇东北土司叛乱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地点:麒麟区三宝街道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四周边缘围墙、界桩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城墙、界桩向四周扩出100米为界。……[详细]
  澡堂坡战斗遗址位于麒麟区三宝街道,年代为1949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殷怀庆家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年代为1937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色官村奉上遵示碑位于宣威市乐丰乡,年代为清,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可渡上帝庙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北角20米的山顶上。遗址所在小山高约60米,山脚即旧城东门,山顶为平地。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长32.7米、宽16.8米,总占地面积549平方米。遗址四周均用砂石砌筑挡墙,南面有130余级台阶直通山下的城隍庙和武庙,到达旧城东门街道。遗址周围散落有鼓形、方形、须弥座形石柱础,均为砂石质地。须弥座形石柱础饰有浮雕飞凤,飞凤头部上昂,双翅展开,尾羽飘扬,甚为生动。遗址西北角残留有2尊石刻造像,头部已毁,应为佛像,残高分别为0.74米和0.86米,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据调查,上帝庙始建于清代末期,原建有庙堂3间、钟楼1座,供奉玉皇大帝等塑像。现山腰至山脚的城隍庙和武庙被辟为旧城小学,上帝庙也被当作学校课外活动地点使用。环山至上帝庙的道路改为学校后面的台……[详细]
  五尺道九龙山段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光华社区浑水塘村北约2000米的九龙山山间。现存道路残长约2000余米、道宽1~2.5米不等,为青石横置砌筑而成。石块大小不一,最大者长1.3米、宽1米,小者长、宽约15~20厘米。古道长期经车、马、商贾、行人、军队踏行,路面石块均磨成略带弧形的光滑平面,部分石块上马蹄印迹宛然可见。蹄印深2厘米、径长6~12厘米不等。在现存道路中段东侧1米处岩石上,有“毒水”摩崖石刻1处。五尺道九龙山段遗迹是历史上五尺道进入云南地区的重要地段,现存驿道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年代为明、清时期。驿道对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交通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物例证。2002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芳华城址位于陆良县芳华镇芳华村委会田心村西北300米处。城址呈南北布局,分内城、外廓。内城现存古城墙一段,东端南北长105米,南端东西长21米,北端东西长52米。外廓城墙外现存一段护城河,河东、北两面宽1~1.5米不等,西面宽4~6米不等。据清乾隆《陆凉州志·古迹》记载:“芳花故县,治北三十余里,昔名忻歪,又名部丰。元初置千户,改为县。永乐初始废,并入州,基址存。”城址是陆凉州芳花县县城所在地,始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初期撤县后废弃。20世纪90年代初古城址内、外城墙西、南两面被毁,给布局规整、结构清晰的古城址造成破坏。芳华城址对研究元代陆良城池结构有一定参考价值。2006年11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地点:沾益区德泽乡保护单位级别: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北向(上、下游)以桥主体两侧外沿为界,东、西向以桥两端外延1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南、北向以保护范围外延100米为界,东、西向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清世祖条教生员卧碑位于宣威市城南端第二小学内。碑坐东向西,石灰石质,横长方形。横长1.46米、高0.8米、厚0.1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9行,每行2~24字,共计475字。碑文书写规整秀丽,镌刻精细。内容为清世祖规范生员人格培养的8条规定。即:要受教父母;要立志成为忠臣清官;要居心忠厚,正直读书,不得心术--;不许巴结结交势要以图进身;要爱身忍性,不干预他人词讼;要尊敬师长;不许生员上 书-陈言干预军民利病之事;不许纠党立盟结社。碑身四周刻饰云龙图案(上下各有1组二龙戏珠,左右各饰1条云龙)。碑由宣威州知州题授威远同知饶梦铭、曲靖府宣威州事候补知州廖景明、拣选知县预补宣威州学学正陈云龙刻立。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五月。碑反映了清代早期朝廷对教育的重视情况,是研究曲靖清代……[详细]
  东山寺碑记碑位于宣威市城东5000米的东山寺天王殿内北面墙壁上。碑坐北向南,石灰石质,半圆--方形。通高2.38米。碑额为半圆形。高0.58米、宽0.9米,上部饰双凤朝阳图案,下部右起左行横书阴刻“万古佛流传”5字,楷书。碑身高1.8米、宽0.88米。碑文为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5行,每行5~70字不等,共计1250字。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内容记述东山寺周边环境状况和明、清两代“安土司代代相与重修”的沿革及寺庙界址情况,为研究明、清时期宣威的自然环境、宗教状况、安氏土司修庙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碑在20世纪60年代被水泥糊覆。1983年宣威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将碑复原,复原后碑体和文字均完整。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师宗州生童预贮碑位于师宗县丹凤街道西华社区丹凤小学内。碑为青石质,半圆--方形,碑座无存。碑通高2.25米、宽1.02米、厚0.18米。其中,额宽1.18米、高0.6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17行,行9~46字不等,共800余字。内容记载了清康熙年间师宗州合州生童岁科考试的情况。碑面下部边沿约0.3米处部分剥蚀残损,有少量文字已难辨认。碑面和碑额边缘均雕刻卷草纹饰,额内浮雕双龙腾云,龙呈四爪,额正中刻太极图案。碑立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师宗州在清康熙初期以前未设置专门的考场,康熙四十五年(1706)方由地方绅士竭力捐资建立考试棚场,以作各类科举乡试之所。由于棚场的费用没有专项款额,考费筹措甚为艰难,无论岁考或科考的考试卷子及其他用项俱由考生自备。这样,就出现了如碑文中所说的“……[详细]
  碧霞宫常住碑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振兴街液峰公园内。碑坐东南向西北,青石质,半圆--方形。高1.55米、宽0.7米、厚0.18米。碑额镌刻飞鸟及花瓣、云纹图案,碑身四周阴刻卷云纹。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7~56字不等,共计814字。内容为修建碧霞宫的原由、捐资置地产和修建等情况。碑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罗平州绅士耆民等人同立。1984年拆碧霞宫建筑时发现。1985年迁至振兴街文化馆内,之后又迁至液峰公园,2009年立于现址。碑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012年10月,罗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耿让墓碑原存于宣威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大成殿后檐墙上。碑坐东向西,石灰石质,共2通。碑呈长方体,各高0.76米、宽0.28米、厚0.28米。碑正面及侧面打磨过并刻有文字,背面未打磨。第一通侧面刻“□□□百代”,第2通侧面刻“威烈振千秋”。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5行,每行15~31字不等,共700余字。碑立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碑文记述了耿让先祖耿炳文(注:碑文记述耿炳文为耿兴之父,有误。据2010年3月耿兴墓出土墓志记载,耿兴之父为耿思)及其子耿兴的事迹和耿让本人的生平。2017年碑被搬迁至宣威市博物馆保存。碑四边均有残损。耿让(1611~1695),早年镇压过明末东川农民起义,清朝建立后,又为清政府开国平边效力,为“身历两朝繁剧之事”的人物。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纪家坡村梁堆墓位于陆良县中枢街道中纪村委会纪家坡村西北处。整个墓地近似方形,墓葬略呈圆形,有封土。直径7.9米、残高2米,占地面积48.9平方米。墓地所在位置为纪家坡村最高点。2001年村民捐款在墓地周边修建围墙及碑亭,明确保护范围,并在地表植树种草。碑亭为六角攒尖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屋顶饰黄色琉璃瓦。保护标志碑为石灰岩灰白色长方形质地。纪家坡村梁堆墓现保存较好。据考证,梁堆墓为汉、晋至隋、唐时期的南中大姓墓,对研究南中大姓的历史渊源及墓葬的形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9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可渡城隍庙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门北面的小山山腰台地上。城隍庙坐北向南,由正殿、厢房及戏楼组成,占地面积1469.53平方米。因地势之故,整个建筑分别建在两层不同高度的台地之上。正殿建于较高一层的台地上,为2层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25.95米、进深8.65米。通过正殿前台阶下至另一台地,此台地上建东西厢房各3间,前置戏楼6间,戏楼明间设为通道。遗址南面有石砌台阶小道通往山脚的武庙,到达旧城东门街道,现仅存遗址。据调查,城隍庙遗址准确建造年代无考,初步判断建于清代晚期。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滇桂黔边纵三支队队部旧址地点:陆良县龙海乡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队部旧址本体建筑-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终南山和尚墓群地点:陆良县马街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南恒师常公和尚塔”为中心外延3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黎家坝李氏民居地点:师宗县葵山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建筑外沿为准,东、西、南、北各扩1.5米。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以建筑为中心,向东、北各外延7米,向西外延4米,向南外延8米。……[详细]
  五峰山石雕像地点:陆良县马街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雕像四周外延3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