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安阳县 > 安丰乡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

[移动版]
地名:安丰乡隶属安阳县
区划代码:410522210代码前6位:4105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E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辖区面积:约7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6万人
人口密度:约70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郭家屯村~200村庄
传明初有郭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屯田定居,后繁衍成村,故称郭家屯。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郭家屯,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大夫村~201村庄
北宋《相台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f载有大夫村。据有百姓因敬仰西门豹,在西门大夫庙旁居住,后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庄,名曰大夫村,沿用至今。…[详细]
太平店村~202村庄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太平店村名。相早年此村与木厂屯一个村,村中有一大型木料场,后因火灾把村子烧为东西两段,西段称木厂屯,东段为“火烧断”,村内有一…[详细]
木厂屯村~203村庄
东晋十六国时期,此地曾作为皇家存放木材的场地,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故称木厂屯。隋朝《文化安丰·隋故骠骑将军宋循墓志》记载有木场村。康熙年、清乾隆年《安阳…[详细]
南丰村~204村庄
《通鑑》:“太史令王亮、苏坦言于(北)魏主(拓跋)嗣(409-423年在位)曰:按谶(chen)书,魏当都邺,可得丰乐。”此地东北距古邺城10多里,丰…[详细]
北丰村~205村庄
《通鑑》:“太史令王亮、苏坦言于(北)魏主(拓跋)嗣(409-423年在位)曰:按谶(chen)书,魏当都邺,可得丰乐。”此地东北距古邺城10多里,丰…[详细]
吉庄村~206村庄
传明初有吉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称吉家庄。清康熙年、乾隆年和民国《安阳县志》均称吉家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吉庄。…[详细]
施家河村~207村庄
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施家河。相传早年漳河到此流速比较平缓,常有尸体在这里搁浅,曾称“晾尸台”。明初移民在此建村感到名称不雅,改称施家河,沿用至今。…[详细]
赵村村~208村庄
相早年此地是漳河滩,后一赵姓人家来此开店,叫赵家店,后演变为赵村。北宋《相台志》载有赵村。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赵村,沿…[详细]
固岸村~209村庄
此村在唐代称“故县”。见《文化安丰·大周故处士荀君墓志》:“以周长安二年(658年)迁窆于故县村西二里。”又,《邺下冢墓遗文·辛庭墓志》:“以大历元年…[详细]
西马庄村~210村庄
相明初,马姓人家从洪洞迁居此地,改名马庄。康熙年、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均称马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北马庄,也称马家庄。因重名,更名为西马庄。…[详细]
崔庄村~211村庄
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崔庄。相明初有崔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居于此,故名崔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崔家庄,因与南面的崔家庄重名,民国《续…[详细]
北李庄村~212村庄
传明初有李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位于其他村庄之北,故名北李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李家庄。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详细]
后净渠村~213村庄
引漳河水灌田,渠水流到此地逐渐澄清,故名净渠。北宋《相台志》载有净居。其涵义似来源于佛教语“净觉”,觉、渠二者谐音。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净曲村、后…[详细]
前净渠村~214村庄
引漳河水灌田,渠水流到此地逐渐澄清,故名净渠。北宋《相台志》为“净居”,其涵义似来源于佛教语“净觉”,觉、渠二者谐音。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净曲村、…[详细]
东稻田村~215村庄
三国曹魏时期,此地产稻以供王宫食用,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故名稻田。北宋《相台志》载有稻田。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稻田、西稻田。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分…[详细]
前稻田村~216村庄
三国曹魏时期,此地产稻以供王宫食用,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故名稻田。北宋《相台志》载有稻田。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稻田、西稻田。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分…[详细]
大刘庄村~217村庄
明初有刘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称刘家庄,后称大刘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刘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大刘庄、小刘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化…[详细]
洪河村~218村庄
据西岗有数条大沟,每逢雨季洪峰顺沟而下,冲毁田地村庄,于是古人就在十二墱下修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排水沟,名曰横渠,也称横河,引洪水北流入漳河。明初有几户…[详细]
北张家庄村~219乡中心区
明初有张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繁衍成村,故称张家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张家庄村名,因重名,1981年根据安阳地区行署〔1981〕55号文批…[详细]
张显屯村~220村庄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张显屯。相北宋末民族英雄岳飞的部将张显,抗金时曾在此屯兵驻扎,后人为纪念张显故得名张显屯。…[详细]
邵家屯村~221乡中心区
传明初有几户邵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屯田定居,后繁衍成村,故称邵家屯。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邵家屯,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东高穴村~222村庄
据有人在曹操高陵附近盖房居住,后人口增多,形成村落,因“高穴”是“高陵”的俗称,故命名高穴。北宋《相台志》载有东高穴、西高穴。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详细]
西高穴村~223村庄
传有人在曹操高陵附近盖房居住,后人口增多,形成村落,故命名高穴(高穴为高陵的俗称)。北宋《相台志》载有东高穴、西高穴,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详细]
后稻田村~224村庄
三国曹魏时期,此地产稻以供王宫食用。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故名稻田。北宋《相台志》载有稻田。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稻田、西稻田。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分…[详细]
渔洋村~225村庄
传三国时期,魏国建都邺城,此地北至漳河,东望邺城,曾为养鱼牧羊之处,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故名鱼羊。北宋《相台志》载有鱼羊,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渔洋村…[详细]
刘家屯村~226村庄
传明初有刘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屯田定居,繁衍成村,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名刘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刘家屯。…[详细]
靳家屯村~227村庄
传明初有靳姓等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屯田定居,后繁衍成村,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靳家屯,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翟庄村~228村庄
翟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蔡村村~229村庄
传东汉文学家蔡邕因弹劾宦官被流放,途经此村住宿,村民仰慕其才华,遂改村名为蔡村。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就有蔡村。《齐京邑西市令杨君墓志》:“武…[详细]
付家洞村~230村庄
传明初傅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打土窑居住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傅家洞,1985年《县标准地名手册》写作付家洞。…[详细]
韦家洞村~231村庄
传明初有韦姓三弟兄从山西洪洞迁此打土窑洞居住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韦家洞,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谷家咀村~232村庄
传明初有几户谷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至赵家窑南头定居,取名为“谷家寨”,后人口增多,一部分人从谷家寨迁至此处,因地势形如虎头,村庄位于虎嘴之下,故名谷家嘴…[详细]
赵家窑村~233村庄
传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宋、赵二户人家在此打土窑居住,先称“宋家窑”,后宋氏绝户,改为“赵家窑”。此村由赵家窑、后小寨、谷家寨三部分组成。清乾隆年《安阳县…[详细]
李家坡村~234村庄
明代赵简王死后在此建坟墓,派文武八大臣看守,大臣分别姓高、白、谢、戴、耿、戚、田、李。李二为其中一员武将,后在此建村,取名李家坡。又,相传明初有几户李…[详细]
韩家寨村~235村庄
传明初有几户韩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为防盗贼,筑土寨围村,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韩家寨,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东天助村~236村庄
据《续安阳县志·古迹表》“报马树,在县西北,树不甚高,亦不开花,若遇某年花发,此村,必有科名发现”,故名天助。北宋《相台志》载有“天助”清乾隆年《安阳…[详细]
下天助村~237村庄
据《续安阳县志·古迹表》“报马树,在县西北,树不甚高,亦不开花,若遇某年花发,此村,必有科名发现”,故名天助。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上天助、下天助,…[详细]
上天助村~238村庄
据《续安阳县志·古迹表》“报马树,在县西北,树不甚高,亦不开花,若遇某年花发,此村,必有科名发现”,故名天助。北宋《相台志》载有“天助”,清乾隆年《安…[详细]
张家凹村~239村庄
传明初有张姓弟兄三人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定居,因周围皆山岭岗坡,村庄居低洼处,故名。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称张家凹,民国《续安阳县志》改为张家洼…[详细]
林县庄村~240村庄
明清时,此地曾有一林县(今为林州市)人在此开设客栈,林县商客来安阳做生意都要到此住宿,后许多人在此居住,逐渐形成村落,故名林县庄。1985年《县标准地…[详细]
英烈村~241村庄
相某朝皇帝曾路过此地,百姓万分感激,始称为万感。北宋《相台志》载有万感。清乾隆年《安阳县志》为“万关”。民国《续安阳县志》为万感。1949年1月17日…[详细]

地名由来:

原名邵家屯人民公社,1958年,该公社棉花取得大丰收,受国务院表彰,取“安阳棉花丰收”之意,更名安丰人民公社。

基本介绍:

安阳县安丰乡地处河南省最北端, 107国道、京广铁路、郭峰公路、漳南干渠、南水北调中线穿境而过,距市区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全乡行政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39公顷,辖42个行政村, 56234人, 2004年全乡国民经济生产总值1801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900元。

近年来,安丰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沿着“强农业、兴建设、广招商、壮畜牧”的发展方向,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种植业结构调整力

+查看详细安丰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安丰乡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2年12月,安丰乡入选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2年2月,安丰乡被评选为安阳市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文化旅游:

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曹操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曹操王都邺城(在今邯郸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

固岸墓地

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和施家河村东部的高台地上,漳河南岸,总干渠里程728公里处,海拔87—93米。发掘面积25000余平方米。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333

渔洋古村

渔洋古村落位于安阳县西北22公里处,归安丰乡管辖,现全村共有3300多口人。西倚太行山,北临漳河水,尽得“倚峰临水”之地利。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支考古队进入该村进行考古调查

西门豹祠

西门豹祠,又称大夫祠,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西门豹祠属于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西门豹祠堂,今俗称西门豹庙。历史上曾称为西

英烈楼旧址

英烈楼旧址位于安阳县安丰乡英烈村。英烈村原名万感村。英烈楼,原名三节楼,面阔三间,3层。下层为砖券洞,二层为隔扇开间,三层为通间,现仅存房基及部分砖墙。1945年,万感村第一次解放。1946

+查看更多安丰乡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安丰一带地处安阳县西部偏北,清末属西北乡。

1927年属安阳县一区,也称北区。

1937年改称安阳县十区。

日伪时期为彰德县十区。

解放初,这一带归邺县二区、四区管辖。

1954年,安、邺两县合并后,改为邵家屯区。

1958年建立安丰乡,乡政府驻邵家屯。

是年,建立安丰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安丰乡,沿用至今。


还有1个地名与安丰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安丰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