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武进工农桥
  工农桥位于武进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戚机厂大门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交通道路设施。60年代初,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为解决南岸职工上下班,投资兴建拱形钢便桥。民兵组织训练,在河中游泳,引来许多群众观看,便桥不堪重负,最终倒塌,导致了重大的事故,多人遇难。1966年,由江苏省建设厅勘测设计院设计,常州市政工程处施工,工程于1966年4月19日开工,同年10月15日竣工,工程造价10.91万元,为三孔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桥梁,一端设曲线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曲线摆动支座,重力式块石桥台,高桩承台(管桩)桁架桥墩。桥长58.2米,宽4.2米,主孔梁底标高8.25米,南端有直踏步接便道河堤,北段有直踏步和分踏步连接常戚路。桥体保存一般,仍通行。西边各有9根水泥竖梁柱,柱高4米,柱梁呈门字状,南引……[详细]
  沟浜头57号刘宅位于武进区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区沟浜头57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民国,刘宅存房屋1进,保存情况一般,现由刘氏后人使用,隶属武进区戚大街社区,房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存一进二层三开间,北侧有厢房一间。石库门为金山石质,封火山墙顶部未圆形,有精美的菊花图案,朝西有民国门楼,门窗雕塑精美,门柱为欧式雕塑。房屋总面宽14.06米,屋前天井进深4.36米,房屋进深9.06米,单层檐高3.42米,二层檐高5.64米,中间一间为长窗,两边窗已改,在刘宅正门正中心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3′13.1″,东经120°03′52.8″,海拔高15.4米。……[详细]
  潞城杨家塘古井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潞城街道政新村委杨家塘,为古建筑的池塘古井,古井保存情况一般,隶属武进区潞城镇政新村委,古井井栏圈为麻石质,外径0.54米,内径0.35米,高0.42米,呈二节状,现仍使用。该井的井栏圈较为特殊,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部束腰,上部略小,如同葫芦状。古井旁的民居也形制独特,临街一进一高一低,下部用黄石砌筑,拐角处上方有观音兜,极为罕见。井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中国传说是伯益发明了井,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的东西。井里的水来自地下水,清澈、清凉。古井是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建构筑物,延续时间也较长,至今在乡村之中仍然普遍使用。在井正中心点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4′53.5″,东经120°03′39.5″,海拔高6.5米。……[详细]
  民国小洋房位于湖塘南街社区老年活动室院内,具有典型民国建筑风格特征。房屋坐北朝南,为三开间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一楼是光亮的“水门汀”地面,二楼则铺以木质地板。一楼地基高出地面半米,明间外有踏跺,东面后半间设楼梯,楼梯呈现明显的民国风格,庄重大方,保存完好。小洋房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稳重与精致。别看现在它不大显眼,可在80年前,它可是本地最高大、最漂亮的建筑。1930年乡绅江上悟、江上达、杨挺葆等合资建造了它。1937年前为武进民众教育实验区(武进首个民众教育馆);抗日战争时期,小洋房被日伪军占用,成为了日军的一处碉堡;1946年由杨挺葆创办棉布产销合作社,1952年停办。解放后,小洋房先后成为湖塘区政府、镇政府、南街社区办公室,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这座曾经轰动一时的小……[详细]
285、上店桥
  上店桥位于武进湖塘马杭上店兴隆河上,其桥中心为今湖塘镇东华村与南夏墅街道南华村的分界线。上店桥原名上垫桥,后把“垫”改为“店”。始建年不详,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就有记载。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建,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拱券为联锁分节并列砌筑,南北走向。桥面上有石栏板嵌筑望柱,桥墩上可见有“上垫桥”字样。桥长18米,桥面宽2.8米,桥堍宽4米,南北各有19个石阶。明、清时期上垫桥处在古驿道上,据《桥记》载:“南通荆宜(今宜兴),北常郡,往来行旅,晨昏不绝”。后来上店桥“日久倾颓”,风雨晦日,老幼难行。乡人恽君植、恽仲坚、毛正乾、恽鸿儒等聚众姓于胥城桥上共议重建上店桥,并请僧“行梆叩募”,“布告四方,远近捐资,数百有余金,鸠工买料,刻日造成。”重修的上店桥“津梁巍焕,荡荡平平。正步青龙,好……[详细]
  曾氏节孝牌坊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淹城旅游区内。该牌坊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为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中间为主间,两侧为次间,主间高7米,宽2.7米,次间高4.8米,宽1.9米。牌坊座西朝东,明间正中题刻“一片冰心”,“族表陈禹漠之妻曾氏节孝坊”,南侧次间刻有十分精细的人物及雕花,北侧次间为素面,牌坊两侧各有两只石狮。据传,该坊原在常州陈家村,陈家村曾氏夫君早年亡故,留下一瞎眼婆婆和两个儿子,曾氏格守孝道,白天栽桑养蚕,晚上纺花养家糊口,曾氏日夜劳累,只盼儿子兰芳、兰贵早日成才,早有出息。兰芳、兰贵则以博学多才双双中了进士,被朝廷委以重任,当朝皇帝为曾氏的节孝情义所感动,下诏曾氏为浩命夫人。光绪三十年(1904),曾氏积累成疾去世。皇帝颁布圣旨,特建此石牌坊。从此,凡路过者,文官落轿……[详细]
287、忠义坊
  忠义坊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淹城旅游区内。忠义即忠心和义气,忠义坊顾名思义,是为了表彰有忠心和义气的人。该坊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中间为主间,两侧为次间,主间高6.2米,宽2.5米,次间高4.2米,宽1.7米。牌坊座西朝东,两侧次间刻有十分精美的人物、动物、花朵等图案。明间正中题刻“河岳日星”、“此之谓大丈夫”、“义重如山”、“是集义所生者”,立柱题刻一联:? 两间正气生夫子,一点真心作圣人。从石牌坊上的颂扬之辞巾,可知这座牌坊的主人绝非平凡之辈,是“夫子”,又是“圣人”,这人究竟是谁?古延陵(常州)物华天宝,代出名人,这位牌坊的主人因缺乏历史记载,无法考证,今异地立于淹城,从牌坊的人物浮雕和楹联,可以看出,主人出身寒微,只有两间茅屋,但是他苦读圣贤,金榜题名,一片真心,而被后人称作“圣人”。……[详细]
  大清咸丰功德坊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淹城旅游区内。此功德为清咸丰五年(1855)御赐,是四柱三间三楼,中间为主间,两侧为次间,主间高7米,宽2.7米,次间高5.5米,宽1.4米。该坊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弘、壮观。主间檐下为“敕命”牌,牌下题刻“龙德褒嘉”、“彩凤云开”,“浩封奉政大夫韩翁讳极字天枢之坊”、“清咸丰岁在旅蒙单阅律应林钟之上院敬立勿等字,立柱题刻楹联:龙缓行增二千石,皇封苑贵九重天。前世流泽,长令责情;先民有作,凤浩频须。答级振家声,昌黎旧族,衣冠锦世泽,荆伟芳流。世德相承,望南阳昭普煌。天章丕焕.共梓里以增荣。此石坊刻字提及的韩极为古延陵人,清嘉庆进士,曾任山西榆林府学正堂。因此,这座牌坊被命名为“大清咸丰功德坊”。 2012年2月,大清咸丰功德坊被……[详细]
  恽南田(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宅位于武进湖塘马杭上店村,老宅原有二进,现存平屋一进,面阔二开间,进深六楹,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5平方米。故居大门两侧立有两块牌坊柱,柱高4.8米,底座成正方形,其边长为0.6米。此宅及宅前两根青石柱,数十年来人们把它们称为恽南田故居,但据恽氏家谱中有关记载,其实不然。《恽氏家乘·上店祠堂及上店恽氏宗祠之变迁》记述,“按明朝规定,凡徙而起家者都应该为始迁祖建立宗祠”,于是,南阳公(南田高祖)倡议并独捐义田150亩,在上店桥南首建南恽宗祠,祠堂坐南朝北,表示不忘其北方祖先,在门外朝(西)河浜码头的地方建有牌坊(上世纪末在这座码头处盖了楼房)。这是嘉靖年间(约公元550年)的事情。明末清初,由于战争的破坏,宗祠“悉为煨烬……门外世科……[详细]
  湖塘街104、106、108、110号秦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湖塘街。秦宅座西朝东,一进,五开间,硬山式二层砖木结构。房屋东临湖塘街,面阔14.5米,进深8.5米,檐高5.9米,建筑占地面积124平方米。现屋内一楼开设杂货店,二楼住人,建筑整体保存较好。2010年,武进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2012年2月,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其为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湖塘街又叫湖塘老街,以湖塘桥为分界,分为桥南和桥北。桥南老街保护较好,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呈“十”字形的老街道组成。南北向老街宽约7.2米,总长约263.5米,以“十”字路口为分界线,南面为上街,北面为下街。上街长约165.5米,略呈“S”形走向,地面用凹凸不平的小石块铺设,街面上几乎全是民国时期硬山式江南民宅建筑,现全部用于开设各式……[详细]
  泰兴里8号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斜桥巷社区泰兴里8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民国,泰兴里8号民宅存房屋1进,保存一般,现由其后人在使用,隶属天宁区街道。泰兴里8号民宅单层带阁楼,青砖砌墙,坐西朝东,三开间,进深7.8米,面宽8.4米,檐高4.5米,大门为常州式黑色门楼,造于上世纪40年代,约1941年,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民居风貌,具有常州特色。在泰兴里8号民宅中心点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6′37.4″,东经119°57′40.8″,海拔高度57.6米。泰兴里徐氏是清代从苏北泰兴迁来常州的,“泰兴里”的地名也由此而来。泰兴徐氏在离此处东50余米的西狮子巷南首原来还有许多房屋,今天元宾馆所在地方,即是泰兴徐氏族人早年居住的地方,1937年日寇轰炸常州时被毁……[详细]
  雪洞巷14号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古村社区雪洞巷14号,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建造于清代,雪洞巷14号民宅存房屋2进,保存较差,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古村社区,民宅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存两进房屋,均单层。雪洞巷14号民宅第一进进深6.6米,(含后走廊1.1米),檐高3.8米,脊高5.1米,东西有走廊,东西走廊各宽1米;天井进深5.4米,天井为拼石铺地;东厢房开间3.6米,进深2.7米,西厢房同东厢房;第二进进深7.8米(含前走廊1.2米),3开间,檐高3.9米,脊高5.1米,罗砖;第二间后原有假山,进深2米,走廊上有翻轩。在第一进天井中心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6′30.1″,东经119°57′14.9″,海拔高度32.6米。雪洞巷14号民宅所在的雪洞巷颇有来历。雪洞巷位于青……[详细]
文化宫碑廊
  据调查,文化宫碑廊内现存有古碑石刻共有27通,其中宋代1通,明代5通,清代7通,民国2通,其余石碑年代尚待考证。前院碑廊存有明代至清代县学兴修碑刻,安放在东侧壁间,分别为明洪武七年(1374)《常州府武进县重修儒学记》、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武进县儒学记》。西侧壁间碑刻则是由城东郊原东岳庙拆迁后搬迁过来的,与县学并无历史渊源。后院碑廊碑刻数量较多,多为城市建设中拆卸下来的,已与原文物本体相分离,从保存碑刻遗存的角度出发,由常州文物部门集中安放在县学。从碑刻内容上看,这些碑刻与县学并无历史渊源,内容较杂,有屠氏宗祠碑刻、保节保婴慈善类碑刻,勒石永遵官府公告类碑刻、女性人物传记类碑刻等等。目前,后院碑廊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市民朋友参观欣赏,前院碑廊暂未开放。北侧的文庙大成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鹤园路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斜桥巷社区鹤园路22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民国。鹤园弄22号民宅是一幢民国早期的中西合璧两层楼砖木结构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8楹5开间,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该楼屋顶开有3个老虎窗,整座建筑配置西式长窗,雕花门窗以及观音兜。该楼据传为庄星年设计,最初的房主已说不清,民国年间为国民党将领潘毅所有。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天宁区政府机关用房。现为一间茶楼的所在地。现存大楼一座,保存较好,民国大楼是常州优秀民国早期建筑建于民国早期,中西合璧,有西洋风格,现已改建,但风貌犹存。面宽18.3米(二层五开间),进深11.7米,檐高7.5米。在鹤园路民宅东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1.7″,东经119°57′38.4″,……[详细]
  十子街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局前街社区十子街2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清代,十子街民宅存房屋3进,房屋保存较差,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天宁街道局前街社区。民宅坐北朝南,硬山造砖木结构,三进院落。第一进单层二开间,面宽6.3米,进深5.1米,檐高3米,脊高4.5米。第一、二进间天井面宽6.3米,进深3.6米。第二进面宽9米(单层三开间),进深7.2米,檐高3米,脊高4.8米。第二、三进间天井进深7.2米,第三进面宽13.8米(单层四开间),进深10.8米,檐口3.5米,脊高5.7米。在第二进、三进天井中心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6.5″,东经119°57′17.6″,海拔高度-6.7米。十子街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名人邹浩的家世。邹浩,字志宪,……[详细]
  博爱路青砖楼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博爱路社区博爱路100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建造于民国,博爱路青砖存房屋1进,青砖房保存一般,现仍使用,隶属天宁街道,青砖房坐北朝南,南房两层13开间,面宽44.64米,进深8.9米,檐高6.1米,脊高8.7米,底层有走廊宽1.5米;北房为单层10开间,青砖红瓦,面宽34米,进深9米,檐口3.7米,脊高6.3米,走廊宽1.5米。在博爱路青砖楼西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12.8″,东经119°57′26.9″,海拔高度13.9米。博爱路位于原博爱门内外,民国20年(1931)位沟通东西横街,外子城开辟了一个新的大门,取孙中山先生“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理念,固曰博爱门,新开辟的道路称为博爱路,在博爱门外还建有博爱桥,……[详细]
  娑罗巷季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局前街社区娑罗巷57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季宅保存一般,现由恽代英纪念馆使用,隶属天宁街道局前街社区,季宅坐西朝东,距今有160年历史,硬山砖木结构。存房屋2进,第一进为单层三开间,面宽8.4米,进深6.8米。天井面宽8.4米,进深2.5;第二进为两层三开间,面宽8.4米,进深7米(不含挑廊),檐口6.8米,挑廊0.9米。天井面宽8.4米,进深3米。2015年季宅由文广新局动迁和修缮,作为恽代英纪念馆并对市民开放,季宅第一进为恽代英纪念的第一展厅放有恽代铜像,由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恽代英堂弟恽圻苍根据《狱中诗》场景创作而成,季宅第一进为恽代的纪念馆的第一展厅,第一展厅展板主要讲述恽代的生平展,包括恽代英的祖籍和出生地,家……[详细]
  大圩沟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青山社区大圩沟59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59号民宅保存较好,方宅现存一进房屋,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天宁街道青山社区,59号民宅坐北朝南,造于上世纪50年代,方宅现存一进房屋,民宅面宽7.2米,进深8.4米,脊高6.8米,前檐高5米,后檐高4.8米,挑廊0.6米。在59号民宅西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44.4″,东经119°57′30.8″,海拔高度-50.2米。59号民宅所在的天宁区是常州重要的文化风景旅游区和工业区,青果巷、前后北岸、天宁寺---舣舟亭3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都在其境内,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于世,苏东坡在这里逝世,天宁寺、清凉寺为我国名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张太雷故居在其境内,青龙外向型农业开……[详细]
  方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青山社区大圩沟60、62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方宅保存较好,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天宁街道青山社区,方方宅造于1948年(中华民国),方宅坐西朝东,砖木结构,有常州风貌的乡土建筑,存有常州式半矮门,是江南地区保存较好的优秀民国建筑代表作,具有较好的研究和保存价值。方宅现存一进房屋,面宽16.9米,进深8.2米,檐高3.4米,脊高5.2米。在陈宅东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42.6″,东经119°57′29.7″,海拔高度38米。方宅位于所在的天宁区是常州重要的文化风景旅游区和工业区,青果巷、前后北岸、天宁寺---舣舟亭3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都在其境内,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于世,苏东坡在这里逝世,天宁寺、清凉寺为我国名……[详细]
  大圩沟64-66号陈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青山社区大圩沟64、66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传统民居,陈宅保存一般,现由其后人使用,隶属天宁街道青山社区,陈宅造于1937年,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陈宅存三进:第一进面宽(一层五开间)17.2米,进深8.6米,天井进深3.3米,檐口3.6米,脊高5.8米,正门有门楼。第二进面宽(一层五开间)17.2米,进深8.7米,天井进深3.3米,檐口3.6米,脊高5.8米,有门楼,有“毛主席万岁字样”。第三进面宽(一层五开间)17.2米,进深8.5米,有门楼,檐口3.6米,脊高5.8米。在陈宅东南角位置测得GPS坐标为:北纬31°47′41.9″,东经119°57′29.5″,海拔高度8.1米。陈宅位于所在的天宁区是常州重要的文化风景旅游区和工业……[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