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旅游景点介绍
泌阳县楚长城遗址位于泌阳县象河乡、春水镇、付庄乡、下碑寺乡、王店乡、铜山乡、高邑乡、马谷田镇。年代为战国。 泌阳县楚长城遗址是河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马台寺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镇境内,距驻马店市14公里。原为马台寺学校校址,学校迁出后改为马台寺村卫生室。北至汝河2700米,东距小庄500米,西临马台寺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90米,面积约22800平方米,遗址高出地面7米,四周有1935年修筑的寨墙,高度1米~4米不等。马台寺原为兴台寺,辛亥革命后,兴台寺周围几个村庄姓马的人口众多、势力较大,遂将兴台寺改为马台寺。寺院始建年代不详,据当地村民传说,始建于唐代,寨墙外还建有一座宝塔,1933年修寨时被平毁。过去马台寺(兴台寺)石碑林立、香火缭绕、钟声隆隆,寺庙内僧人数余人。每到初一、十五前来祈愿的香客络绎不绝。该遗址于1980年1月、1987年12月和1983年10月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分三次对其进行了调查勘探。经考古钻探,该遗址文化……
[详细] 蜘蛛山造磨作坊旧址位于西平县出山镇蜘蛛山上,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民众即开始在这里采石制造石磨等器具,一直延续到唐代,时间长达600多年,作坊旧址至今尚残留有不少石磨、石磙、石杵的半成品,附近的石壁上现存有“此山有好石造磨亦能强”和“太和元年董石记”等唐代石刻。2008年6月16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王庄遗址,位于遂平县城西南约45华里、文城乡中王庄村南150米。遗址在南北两个高台地上,南距小黄河500米。该遗址两个高台均呈东西走向,南北相错,西边相连,南面台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200米,高约7米。通过多次调查、勘探,发现这里文化层较丰富。文化层深度在2~4米之间。南面台北坡地面上有大量红烧土碎块,有鸭嘴形、扁凿形鼎腿。遗址上的陶片以红陶居多,灰陶次之;纹饰以素面为主,也有绳纹、蓝纹。发现器物有夹砂陶、鼎钵、泥质灰陶圈足、盘鬲足等。当地群众犁地时,经常发现有磨制石箭头。根据遗址上采集标本的器形、陶质、陶色及纹饰等有关特征的不同,可将其粗分为仰韶文化遗物及龙山文化遗物。2006年6月,中王庄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蔡侯墓包括蔡叔度墓和蔡仲墓,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叔度墓位于芦岗乡黄尼庄村东北,蔡仲墓位于蔡都街道办事处周口至上蔡公路西侧庞庄村的南面。蔡叔度是蔡国的第一代诸侯,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亲自率领周军直捣殷商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双方在商国都附近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爆发了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牧野之战。战斗中商军临阵倒戈,导致商军大败。此役是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武王推翻殷商的统治地位后,建立大周王权。他就把自己的亲属子弟分封到各国当诸侯,以此来拱卫王室。蔡叔度被封到蔡地,建都蔡国(所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子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朝统治集团就决定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周公旦代行国政。蔡叔度……
[详细] 朗陵城(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汉县治此。光武封臧宫为侯邑。晋仍属汝南郡。武帝封何曾为朗陵公,是也。宋因之,后废,置安昌县。《宋志》豫州有绥城郡,领安昌县。魏收《志》安昌县属初安郡。隋改置朗山县,以安昌县并入。唐元和十一年,讨吴元济,唐邓帅高霞寓奏败淮西兵于朗山。十二年,李攻蔡,遣兵袭朗山,败之,既而夜袭蔡州城,分兵绝朗山道,即今县城矣。……
[详细] 刘备台遗址距今约4000-4700年,位于汝南县城南35公里处和孝镇陈屯村境内,是长方形高台,长357米,宽106米,高8米,台顶平坦。这块高地以刘备命名有一段历史故事。刘备台原叫刘陂台,台上有庙,台边有桥,台南北为低洼地,东有一条小河,西有一东西拦水坝。据传说三国刘备由安城向蜀地进军前驻经此地。东汉末年,中国陷入南北-和混战,豪雄并起,曹操与刘备连手,围剿称雄一时的吕布,在白门楼结束了吕布风流英武的一生。而曹操与刘备又各有打算。建 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刘备东征,刘备正求之不得,于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与袁绍联合抗曹。其间,刘备受袁绍差遣两度驻汝南,堵曹操的后路,兵败未果。后见袁绍也不是曹操对手,又投奔荆州刘表。由于刘备两度驻刘陂台,后改名为刘备台。刘备台属龙山文化遗址,19……
[详细] 古泉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遂平县花庄乡古泉山村古泉山上,占地面积6000多亩,古泉山因山顶有古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又有邓通铸币的传说而名扬当地。周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园,生态园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50人住宿。山亲近自然,水清澈见底,享受健康,吃农家饭,休闲娱乐,观赏周边风景。是生态园的基本特色。是您自驾游、团队游、休闲度假、集团拓展、公司会议、郊野赏景、同学与家庭聚会,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乡村度假的理想去处!古泉生态园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金牌农家乐”,河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详细] 十里铺遗址位于上蔡县城南5公里处邵店镇十里铺村南500米。遗址高4米,南部有断壁,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50米,南北宽200米,近11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1986年,十里铺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5月,曾经对十里铺遗址进行了试掘,并开挖了三个探方,出土的有房屋遗址以及石器、陶器、骨器和墓葬,为研究河南龙山文化提供了不少资料。发掘发现:房屋多是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均分布在遗址岗地南坡,房门朝南向阳,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喜欢阳光,另外出土较多储存粮食的陶器以及煮酒用的陶器。从出土较多的兽骨发现,当时人们除经营农业之外还从事渔猎和畜牧,兽骨中发现有较多鹿骨,说明狩猎中猎获较多的鹿,证明了当时上蔡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陶器均为泥质灰陶或黑陶,另有部分磨光黑陶,纹饰……
[详细] 郭冢位于新蔡县城西南4公里关津乡沈庄村,高9米,占地40000平方米,呈圆形,文化层较厚。其地表分布器物较密,有凿壮素面陶质鼎腿、细绳纹矮足底裆鬲腿、细绳纹陶壶、红彩陶喇叭形高足杯、旋纹平底黑陶罐、黑绳纹佥口瓮口沿等。还有穿孔半月石刀、石廉、素面陶纺轮锯齿形蚌镰、石锛、残磨石器、骨锥以及大量蚌壳、蛤蜊、兽骨、鹿角、残陶片等。北部多分布红烧土,陶片灰陶多红陶少。从遗址拣选的陶片判断,遗址从新石器时期延续到春秋、战国、汉代、宋代至明代。1988年8月16日,该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汝南北关石桥又名宏济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大街,宏济取广济万民之意。宏济桥始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年间知府黄似华重修,易名博爱桥。现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济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3米,高11米,其中河身桥面长55米,两端雁翊桥面各长10.5米,东西宽7.3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砌成。两侧各有25根望柱,大多为明代遗物,有8根是清代制作。望柱高1.2米,横断面为正方形,每个宽为0.3米至0.31米。柱顶部均雕有石狮,狮下雕刻行夏莲座,座下镌有荷叶墩。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挺胸昂头,仰望云天;有的双目眈眈,凝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顾盼嬉戏……狮子柱下雕刻须弥座,座下坎凹处饰勾联纹与两饰如意纹。望柱间距1.92米至2米,中间竖立有青石栏板……
[详细] 小王楼民居位于正阳县寒冻镇固城村小王楼村民组。改民居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小青瓦覆顶,梁、柱、檩直接结合,二层屋脊的脊端有花、鸟、禽等图案的砖雕,既精巧别致又古朴厚重。樊金凤摄……
[详细] “观泌水”碑位于泌阳县城南泌水河畔,清咸丰二年六月立。碑文记述事件为,当时的邑令偕友踏青于泌水河北岸,观其洋洋西流,甚贻,得诗一首示于同人。旬日后,邑人勒石以记之:“曾探东源大湖山,一水西流郭外环;莫识栖迟门以下,如居廉让水之间;新蒿桃涨添三尺,小艇瓜皮达几湾;吾切由饥思可乐,洋洋何处不心宽。” 樊金凤 摄……
[详细] 蔡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城北新行政区蔡侯路南侧、鹏宇国际城对面。公园全长480米,占地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水域面积6000平方米。该项目定位为历史文化景观、城市街头绿地,共分为观赏休闲活动区、水上休闲活动区、入口活动广场、休憩娱乐广场、休憩下沉广场、文化休闲下沉广场等区域。公园充分利用上蔡丰富的文化遗产,用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营造出悠久古远的文化氛围,为上蔡人民打造休闲、娱乐、学习的自然和谐的生态公园。……
[详细] 宋家场水库位于泌阳县城东南16公里处宋家场村附近,1969年建成蓄水,总库容1.28亿立方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宋家场水库不仅以其防洪、灌溉、城镇供水、鱼肥水好被称颂,更以风姿绰约的自然景色和优美的神话传说而闻名,是豫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水利明珠。2004年6月,宋家场水库被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樊金凤摄……
[详细] 国楼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国楼村与橡林村之间,京深公路两侧,距离驻马店市区5公里处。遗址呈龟背形,东西宽195米、南北长253米,总面积大约49335平方米。文化层厚3.2米,多为红烧土,出土文物有陶鼎、陶鬲、陶盆、陶罐等陶器残片。质地多是红色。饰纹多是附加堆纹、绳纹和指纹,兼有网饰纹彩陶及少量的黑陶、灰陶。出土另有石刀、石斧、石镞等,出土器物均为磨制石器。1985年京深公路拓宽,遗址遭挖损。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文化遗址。1983年被确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汝河石桥有济民桥、宏济桥两座,位于汝南县汝宁镇东关、北关,均为联拱式实腹五孔石桥,是河南存量不多的大型明代石桥。济民桥位于汝南县城汝宁大街东端,俗称“东关大桥”,是横跨汝河之上的一座大型明代石桥,也是汝南东西交通的咽喉。据《汝宁府志》载:“济民桥跨汝河之上,旧为木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钱钺始易以石,隆庆之年圮,知府陈廷光重建。崇祯六年知府黄元功修,兵乱复圮。顺治八年同知高异辰重修。”又据《汝阳县重修汝东桥碑记》记载:“大桥始工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宏济桥,俗称北关石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紧靠城垣,是横跨汝河的又一座大型明代石桥。据《重修汝宁府志》载:“宏济桥——北城门外,跨汝河之上,以木为之。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
[详细] 西杨庄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西杨庄村……
[详细] 宋庄遗址位于驿城区胡庙乡宋庄村南200米处,北邻宋庄村,西邻周门楼村,南邻刘凤石村。遗址的边沿因河水的冲刷而形成断崖。遗址中部高,四周低,呈隆起状,高出周围地面约4~5米。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20米,从遗址北部深沟和河岸断崖处可见文化层厚1~1.8米,地层堆积叠压关系清晰,文化内涵丰富,有大量红烧土块、草木灰、碳粒和许多碎陶片。采集的标本主要为陶器残片,质地有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有红、灰、褐多种,纹饰有蓝纹、绳纹、方格纹、弦纹,还有素面、磨光等。可辨器形有陶豆、罐、鼎、瓮、鬲等。其文化内涵既有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也有商周文化遗存中的典型器物,并且商周文化层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上,是淮河流域上游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较为典型的一处聚落遗址。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宋庄……
[详细] 一九七八年冬,泌阳地方铁路施工中,在县城东北一点五公里处的关庄北岗,发掘清理了四座墓葬,出土了很多文物。据省博物馆和地县文化部门分析鉴定,认为是秦代墓葬。这四座墓葬一座保存较好,三座均遭破坏。保存较好的一座,尸骨皆无残留,根据出土的漆园盒和圈足内烙印文字“‖(二)小妃”三字判断,可能是座夫妻合葬墓。这座葬墓共出土随葬器物四十二件。其中铜器二十件,包括壁盘二件,壶二件,蒜头壶三件,园奁一件,勺二件,漆器十七件,这些漆器全是木胎,造型精巧美观,敦厚坚实,而且大都有彩绘,刻写有文字符号。玉器五件,包括壁四件,带钩一件;带钩系白玉、璃形,钩头、尾首均为龙头蛇嘴形,口、鼻、眼、耳刻工细腻,造形生动,浑身饰钩连雷纹,身长十九厘米,分十节,中串一条金属扁柱,每条都可以活动,节长1—4厘米,实为稀世珍宝。在……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