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侨墓位于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大洋自然村。陵墓左右宽约60米,前后深约70米,墓周约200多米,依山砌筑六层,错落有致。每层前后有5米或10米宽平面,层层间有红砖阶级登上,底层48级,其余各层或10级或5米,第三层层壁上镌刻宋光宗赞郑侨语云:“朝野臣僚能如侨之爱民,则天下安矣。”由此起分左右两边上下,顶层墓碑曰:“宋太……[详细] |
![]() |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位于仓山区梅坞路57号某楼盘院内(原为汇丰弄1号),建于清同治年间。时为汇丰银行在福州所设分理处,现存办公楼为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2009年修复,现为仓山区文化馆。2013年1月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六年(1867年)汇丰银行在福州设分……[详细] |
![]() | 在福州的书院当中,严复书院是比较特别的一家。由于和严复翰墨馆、生平馆融为一体,这间书院也因此带有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国士法书存大雅,闽王旧苑动新声”,说的是严复书院的身世与现在——书院所在位置,曾是古时闽王妃子的寝宫;如今它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流的载体,集中展示严复译著的原印版本、严复的书法真……[详细] |
![]() | 林应亮故居林应亮故居原为林春泽手建,嘉靖13年毁于大火。后林春泽长子林应亮在原址上重建。人称林应亮故居为“中衙”,是一座典型的明朝官家府第建筑。……[详细] |
![]() | 新店古城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遗址占地约15万平方米,经多次考古发掘,东城墙残长287米、北城墙长约310米,西城墙长约280米,南城墙只发现拐角部分。西城墙外发现有宽约8.8米的护城河。城墙为黄褐色夯土,夯窝直径4至5厘米、夯层厚约12厘米,为圆束状丛夯。城内和护城河底出土1235片(件)陶片,其中……[详细] |
![]() | 高峰书院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发现,2003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显示整个书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高峰书院为宋理学大儒黄榦讲道著书和归隐之所。黄榦一生致力于普及理学和整理朱熹文集,其死后就停柩于高峰书院,后安葬于高峰书院西南侧的庖牺谷。……[详细] |
![]() | 黄干墓即黄榦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江南竹村。始建于南宋,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墓外观平面呈“风”字形,坐东向西,原为三合土结构,墓碑楷书“宋大儒黄公勉斋墓”,坟前墓埕四层。2003年其后人斥资将墓改建为大理石结构,并对墓园进行扩建,建山门,设碑廊,周以围墙。黄榦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门生兼女婿,据载:朱……[详细] |
![]() | 高应松故居原系南宋爱国忠烈高应松故居,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1999年重修。宅第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达899平方米。土木结构,共三进,前有影壁、门楼,大门门额书“枢密第”。第一进仅存建筑基础,第二、三进完好,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式屋顶。第三进后有花坛一座,传有高应松亲身种植古榕一株。……[详细] |
![]() | 陈修园墓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溪湄村。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1981年修缮,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墓为三合土构筑,墓台、墓圈和墓埕为石板砌筑,墓台上立墓碑,两边分立狮子柱。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进深6米,面阔4.5米,前有供桌、墓屏。供桌上立墓碑,高1.96米,宽2.8米,上刻:江田清……[详细] |
![]() | 谢肇淛墓位于福州城南35公里处长乐市营前镇下洋村大象山麓,占地195平方米。明崇祯十年(1637)修建。墓坐东向西,背倚大象山,面向闽江,两侧小丘,前有溪水萦绕,周围果树成林。墓埕地面为三合土和石板铺筑,封土夯筑。墓埕宽8.4米,墓埕至墓室深13.7米。封土前有祭台,台上建碑亭,内立一墓碑,高1.96米,宽0.90米,……[详细] |
![]() | 连江光复会旧址即吴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东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8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门厅、天井、主厅、后天井、神殿组成。主厅硬山顶,穿斗式构架,面阔3间,进深5柱。现宗祠也辟作吴适纪念馆(黄花岗生还义士)。清末,连江县透堡、朱山、岗下等地秘密组织反清王朝的“广福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详细] |
![]() | “旗峰林公祠”位于林春泽故居南侧,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祀明程番知府林春泽、子林应亮、孙如楚。为三进院落,各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扛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建筑面积389平方米。正门上方石刻横匾“旗峰林公祠”,横匾上方是石刻直匾“奉旨祀典”。进大门为一进门头房,上悬挂有皇帝册封的“乡贤祠”。……[详细] |
![]() | 义窑窑址位于闽清县东桥镇西南。窑址范围自义窑村至安仁村一带,绵延十几个山头,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是福建省宋、元时期烧制青白瓷的大窑址。1958年发现,1983年、1987年复查,已发现数十处烧制瓷器的窑炉为依山而建的龙窑,长度达70米,宽2.5米,呈35度坡,用窑砖和废匣钵砌成。采集到的标本有匣钵、支柱、垫饼等窑……[详细] |
![]() | 八都合龙桥位于闽清县省璜乡省璜村,是一座建筑壮观、融交通休闲于一体的古代亭桥。桥长53米,宽3.2米,两岸砌石作墩,两端各架圆木,鳞次栉比。东端铺石阶8级,西端左右各铺石阶31级,均有扶手栏杆。桥面铺设有色地砖,两旁用46根立柱分里外两行,构成11个亭架,每架有4根立柱,用横枋、额枋贯串而成。亭顶有5个亭翼盖以青瓦,亭……[详细] |
![]() | 方壶岩位于永泰县盘谷乡水尾村,因山势岩形如茗壶状而得名。方壶岩正座由圣君殿、观音殿、伽兰殿、佛堂、文昌阁、书斋楼、禅房、避雨亭、牌坊等建筑组成,均为民间做法,石木结构,歇山屋顶组合。坡度较缓,与北方明清建筑不同。牌坊门前有一对石狮,造型古朴,风化严重,据说为宋代原物。方壶寺后有石径可登山,岩小巧如假山,山上洞窟相连,奇……[详细] |
![]() | 陶江石塔旧名塔林,俗称雁塔。位于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又称珠山)之巅。八角七层实心花岗岩建造,高约10米,座宽3.2米,台基为双层须弥座承托,顶有五轮塔刹。每层刻一至三尊盘坐莲台佛像,转角有大力士肩负塔身,其间镌刻双龙戏珠、丹凤朝阳、花草、飞天及古兽。雕工古拙,龙身短脚粗、头小角简、尾少分歧,可能是宋代以前古龙形态。此塔……[详细] |
![]() | 江继芸墓位于平潭县北厝镇田美村东南。墓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坐东向西,石结构,呈如意形,三合土封顶,三级墓埕,占地约1240平方米。墓前西侧分立石仲翁、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阴刻石质横匾一块,文曰:“钦赐祭葬”,立墓前中间。墓前100米处原建有石构“忠烈坊”一座,毁于“文革-”,现只剩牌坊座。1987年重……[详细] |
![]() | 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上世纪70年代以来,定海村附近村民在尾仔屿、大埕渣、青屿、白礁等岛屿附近海域,曾不断打捞出大批文物。1990年中国水下考古与澳大利亚首次合作在连江定海进行。澳方参加人员先后有保罗·克拉克、吉米·格林、塞丽;中方参加人员有水下考古学习班栗建安、吴春明、林果等人。出土……[详细] |
![]() | 陈第墓在连江县浦口镇官岭村戈沃山中,墓前方约六华里处,有神道碑、碑额刻双龙戏珠图案,碑座正面是一只鹿的浮雕。碑正中阴刻楷书:“明一斋陈先生墓道”,下款是:“岭东友人黄琮题、浙东门人徐亮立。”墓纯三合土筑,如意形,墓位正中镌刻“明一斋陈先生墓”,上款:“向丁坐癸天启癸亥”,下款:“友人黄琮,门人徐亮造。”1991年公布为……[详细] |
![]() | 螺洲奎光阁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陈氏宗祠东侧,又名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中叶,原为螺洲陈氏族长为祝愿子弟们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后改名“奎光阁”,作为陈氏家族子弟课读之所,是古代螺洲地区著名的四大书斋之一。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前后两进,由门墙、插屏门、前天井、前回廊、前殿、中天井、中……[详细]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