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位于福州市郊亭江乡闽安邢港上,建于唐代,宋郑性之修,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再修。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5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栏柱柱顶刻宝奁、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刻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拜石一块,拱石二……[详细] |
咸康药行(咸康参号),是民国时期张桂荣、张桂丹兄弟经营的一家大药铺,与回春、四省、华来同为福州四大药店。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福州医药站第三经营部,后因年久失修而关闭,作为药品公司的仓库,后为某印刷厂使用。咸康药行现有沿街建筑为抗日战争后在原址重建。咸康药行后住宅部分是从倪文彬宅购入后,重新建造,至福州解放时尚有部……[详细] |
星安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双杭街道星河巷。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清嘉庆十年(西元1805年)、光绪十六年(西元1890年)、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和民国l4年(公元1925年)多次重修。石构,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100米,跨长18米,宽2.1米,已淤塞两孔,桥梁二侧石板有“乾隆丙午新建”、“嘉……[详细] |
济美桥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君竹村,宋景佑五年(1038年)建,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多次重修。东西走向,石构,单孔,平梁式,全长8.6米,宽2.5米。望柱方形,条石栏杆。两端铺设4级台阶,栏板上有“济美桥”和历代重修题刻。宋刻在桥面上:“时景佑五年戊寅岁九月二十日”。清代纪年刻在柱上:“同治六年季秋立”,“任光广子孙重修”……[详细] |
怡山院位于福州市亭江乡怡山,始建年代不详,坐北向南,面临闽江。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占地面积906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妈祖殿、观音阁、三宝殿、白马庙、怡怡斋等组成。三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两面坡顶,院墙上嵌一块石碑,碑文:“新建天后三氏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长……[详细] |
因本桥位于大航桥河与元帅庙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一头通元帅庙河,一头通白马河,两河在此汇流,白马河涨,潮水汇合于此,故名合潮桥。又因本桥呈曲尺形跨越两条河流,故俗称双套桥,久而谐音为双抛桥;因桥附近有榕树隔河生长,树枝相连,有文人据此衍义为邱何殉情的悲剧故事。双抛桥位于杨桥路雅道巷北口,为单孔石拱桥,桥长9米,宽2.9米……[详细] |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位于马尾麓三岐山,始建于1868年,为一建筑群,现存四处建筑(马尾天主教堂主楼、马尾天主教堂育婴堂、马尾天主教堂老人院、马尾天主教堂小修院)。根据《马尾区志》记载,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原为西班牙神甫创办的小修院的宿舍;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原房屋为基础创立马尾天主教堂,……[详细] |
广应庙位于鳝溪下游出口附近,庙木构,坐东向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内祀西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庙内尚存有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重建《鳝溪白马尊王祖殿》石碑。因祀“白马三郎”,民间又称之为“白马王庙”。传说古代山间有巨鳝为恶,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射杀之,己身亦陨,民感念其恩,遂建庙以祭。庙宇……[详细] |
魁岐炮台位于鼓山镇魁岐村坐北向南,控扼闽江。原有炮台三座,已毁1座。较完好一座位于民居中,为封闭式,呈圆形,三合土夯筑。内径6.75米,高4.59米,厚1.47米,设一炮位;另1座露天,由若干三合土墩组成,今仅残存一墩。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八旗会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据记载明中使园“高台曲池,花竹清幽”,有夕佳阁(即夕佳楼)、蒹葭草堂、水云亭、宾莲塘、山镜堂、阆风楼、鱼我桥诸胜。奉直会馆为八旗旅闽京官要员住宿之所。主座建筑前后五进,主要建筑有厅堂、戏台、厨房、库房、花园、花厅、假山、鱼池、亭台楼阁等,建筑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现存重建的厅堂一处,长……[详细] |
隆武帝行宫遗址位于鼓西路137-139号通湖新村内,现只余遗址、破屋和一道残墙。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六月,清兵陷南京,福王死难。明大臣黄道周、归降海盗郑芝龙等于福州拥戴唐王朱柽八世孙朱聿键为帝,建号“隆武”,以南安伯府为行宫,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福州为天兴府,改福建省为福京,……[详细] |
上杭路建宁会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原上杭路63号),又称“建郡会馆”,由建瓯县商帮集资建于清嘉庆年间。会馆依山而建,占地约280平方米,由戏台、酒楼、神殿、花园等组成。会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临上杭街,后靠大庙山,依山而建,由戏台、酒楼、神殿等组成,红砖清水砌墙门面。神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详细] |
彬德桥位于福州台江区帮州街道三保街河上。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花岗岩石砌,东西走向,二墩三孔拱桥,长28.7米,宽2.7米,桥梁石板有“彬德重造光绪丙申”、“民国七年戊午彬社三次重修”镌刻,保存较完好。……[详细] |
方声洞故居位于北大路内九彩巷16号。故居原是两座相连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大门原悬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朝元”牌匾。门头房和首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花厅、鱼池和第二进院落都已改建。现仅存第一进。……[详细] |
沈葆桢墓,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梅亭村火烽山南麓。沈葆桢墓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墓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合土夯筑,前方后弧,平面呈“如意”形。有四层墓坪,面阔10.9米,进深20.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墓碑,高0.85米,宽0.60米,上刻沈葆桢官职和沈葆……[详细] |
黄钟瑛墓位于鼓楼区洪山镇的金牛山北麓,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长兼总司令黄钟瑛的家族墓,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988年因建设迁建于原墓后约700米处,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原墓为花岗石和三合土结构,9个墓室,五层墓坪,三重护墙。封土前立墓碑及供桌,两侧竖碑刻。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坐南向北,砖石……[详细] |
涌泉寺大雄宝殿位于晋安区鼓山的涌泉寺内,为涌泉寺的核心建筑,供奉三世佛(泥塑,明天启年间)、十八罗汉和观音三大士(铸铁,清康熙年间)。1992年作为涌泉寺的一部分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大雄宝殿是全寺的核心。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柱,穿斗式构架,彩绘天花板,重檐歇山顶。殿中祀有三尊释迦牟尼塑像,称为“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详细] |
谢家宅(一排巷4号·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清末建。原为官宦住宅,后转华侨谢氏所有。单进,单层,周以围墙,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式顶,双重大门朝东。临街两侧为马头墙。六扇大门是门头房,门头房的南侧有假山、鱼池。入石框大门为庭院。正座坐北向南,房前院庭,种有茶花、茉莉等,后有天井。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木构架(用30根大木柱……[详细] |
弥陀寺是福州乌山东部,现存大殿一座,五间五架,坐北向南,单门独院,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黄宗彝所居红雨山房今已不存。弥陀寺始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福州文化名流黄宗彝曾寓居弥陀寺中9年,与诗友郭柏苍、吴伯敬、戴成芬等互相作诗唱和,切磋学问。,寺旁种有桃树几百株,每年二三月间桃花怒放,……[详细] |
林述庆墓背靠棋盘山,面向闽安镇,左为滔滔东去闽江,右有千年唐代迥龙桥。溪旁一条数十米长的石磴路,直通山上。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面宽8.9米,纵深22米,四层墓埕。四周用花岗石叠砌护墙,封土前立花岗石墓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