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 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驻地旧址位于阳下镇北西亭漈头村钱塘溪畔陈氏祠堂和漈阳书院。漈头村是革命基点村,是革命烈士陈炳奎的故乡。1941年四五月间,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的部署,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把隐蔽在海上伪和平救国军中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全部撤回,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第1支是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第8中队,由…… [详细] |
 | 薛港堂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福清市高山镇薛港村。薛港堂曾是薛港村及附近各村村民祈求神灵庇佑的庙宇神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薛港堂是中共闽中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游击武装的联络站与活动点。因孤院独处,地理条件优越,附近村庄善男信女到此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有利于隐蔽、联络。1937年,闽中红军游击队开始在这里开展活动。194…… [详细] |
 | 闽中游击支队第5大队驻地旧址龙卧禅寺位于福洁市城头镇湖美村五龙山下1933年至1949年9月,闽中游击队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陈亨源,福清的陈振亮、俞建兴、陈家茂等在龙卧禅寺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江阴小麦岛、平潭白犬岛的革命前辈也曾在该寺开会,商讨部署各种战略方针。1949年五六月,闽中游击支队第5中队(不久即扩编为第5大…… [详细] |
 | 龙潭寺革命据点旧址位于福清市沙埔镇西叶村龙潭寺(又称潭下寺)。龙潭寺地处偏僻,便于隐蔽;靠近海边,海上交通便利;村中群众觉悟高,有非常深厚的革命基础。为此,龙潭寺成为福清地下游击队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据点,许多抗日游击队、地下革命工作者在这里住过。1944年9月间,中共福建省委在长乐南阳召开扩…… [详细] |
 | 中共天章区委金芝村驻地旧址王氏祠堂位于东张镇金芝村。金芝村四面环山,海拔700多米,景色秀丽。该村是东张镇西北部最偏僻的小山村,也是省定老区基点村,曾是闽中地委机关所在地、天章区区委所在地,革命烈士官阿干的家乡。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共福建省委派部分同志到金芝、泗洋建立据点。1948年7月,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赴香…… [详细] |
 | 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罗汉里根据地旧址位于福清、永泰交界地区,原属永泰县,1958年划归福清管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游击区是南方游击区之一,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是闽中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后,中共福清县委和刚成立的福清游击大队与上级联系中断,处境艰难,亟需建立游击根据地。1935年2月底,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派陈云…… [详细] |
 | “福清党团混合支部”诞生地旧址位于福清市东张镇玉井街玉井庙。1930年秋,中共福建省委派福清籍党员谢廷清回福清开展党的工作。谢廷清回福清后以明义中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联络同志,与何希銮及其领导的各团小组接上关系。不久,他会同陈子和、郑致中等10多人在东张玉井庙开会,成立了“福清党团混合支部”,谢廷清任书记,陈子和、何…… [详细] |
 | 江镜镇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江镜镇酒店村江镜电信局东边。江-镜镇酒店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土地革命时期,在何胥陶的领导下,一些党员在龙(田)高(山)一带传播革命思想,发动、领导龙高革命群众反霸、反--、抗丁、抗粮、抗苛捐杂税。龙高地区地处福清东南,自北向南,包括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三山镇、高山镇、沙埔镇、东瀚镇。1…… [详细] |
 | 新局村地下交通站纪念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新局村。纪念亭是为纪念郑笑妹夫妇等革命先辈而建。从1934年到1949年,在福清北区新人店,郑笑妹夫妇建立秘密交通站,冒着风险,多次出色完成传递情报、保护地下党等重要任务。郑笑妹,福清阳下镇西郑村人,1906年8月出生于一贫苦家庭。1934年4月,经-地下党领导人何文成、余长钺介…… [详细] |
 | 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漈头村是福清市重点老区基点村,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苏州、福州读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回乡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1930年秋,福清党团混合支部成立,谢廷清任书记。1932年秋,成立中共福清特支,何文成任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清…… [详细] |
 | 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纪念室位于福清市海口镇斗垣村程序故居内。1932年1月,龙高暴-动-的-声刚刚响过,中共福州市委就派黄孝敏来到福清,总结龙高暴-动-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斗争做准备。余长钺把黄孝敏带到斗垣村,向刚放寒假回家的陈振芳(程序)了解暴-动-情况,并请其祖父陈国祥为黄孝敏治疗疟疾。于是,黄孝敏便在陈家小0-…… [详细] |
 | 陈英烈士墓位于福清市南岭镇西溪村西北侧思亲堂旁。陈英烈士,原-名陈依玉,1926年4月生于西溪村一户贫苦家庭,生活无计,由同村人陈美介绍参加革命。他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1948年7月1日入党,不久即被闽中游击支队副司令员陈亨源选派为司令部警卫班班长,并作为贴身警卫。1949年3月,陈亨源带领游击队员打击了国民党军…… [详细] |
 | 余长钺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阳下村东边的统子坪山西北坡上。余长钺烈士,1918年10月18日生于福清县阳下村。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人民政府福清特派员、共青团福清县委书记、中共闽中特委委员等职。1934年与陈金来、陈炳奎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财主。1937年2月16日因叛…… [详细] |
 | 陈炳奎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陈炳奎烈士,原-名陈祖进,1907年生于福清市阳下乡漈头村。曾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员、福清县委书记、闽中特委委员等。1934年,陈炳奎与陈金来、余长钺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地主,把没收的粮食、衣物等分给贫苦农民,震惊了国民党福清县当局。当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事端,民族存亡…… [详细] |
 | 福清革命历史纪念碑位于福清市音西街道清荣大道旁。-战争100多年来,福清人民在反抗--、抵御外侮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艰苦卓绝,浴血奋战,写下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玉融儿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矢志图强,奋力开拓,创建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此间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革命英烈,他们的功绩彪炳…… [详细] |
 | 作坊山歼敌战遗址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1949年8月17日,在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的指挥下,福州5万敌军大部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29军和31军歼灭。驻守福州的国民党残部南逃。一路窜向福厦公路以东,欲从福清海口渡海逃往平潭;一路窜向福厦公路西面,妄图越过福清、永泰经-莆田、仙游逃往…… [详细] |
 | 吉岚村游击队活动地旧址吴氏支祠位于福清市南岭镇吉岚村。吉岚村是革命老区村,是解放战争时期福清东区游击队的重要活动据点。村落隐蔽,易守难攻,是中共福(清)长(乐)平(潭)领导选中的革命活动游击区,吴氏支祠是主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33年,陈金来到吉岚村作革命宣传,发展游击队员吴季钰、吴斗支、吴季庭等,建立工农游击队。1…… [详细] |
 | 瑶山自治会武装斗争旧址福兴寺位于福清市港头镇后卓村东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兴寺成为福清县龙田、高山地区中共地下党武装斗争的活动据点之一。1933年,龙田一带贫苦农民经-历连年灾荒,生活十分艰难。杭下村福瑞当铺趁机压价收当,盘剥农民,民愤很大。中共福清特支决定,趁冬季将至贫苦农民没钱取当、无衣御寒之际,通过瑶山会发动群…… [详细] |
 | 解放福清战斗地旧址主要有瑞云塔和利桥。瑞云塔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融城镇利桥北岸,利桥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山街道。1930年,中共福清党(团)支部成立,在瑞云塔开了一次支部会议,讨论吸收思想进步的青年加入组织。党团员也曾经¬在塔里秘密聚会。这里成为革命活动据点。1949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5师、86师…… [详细] |
 | 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战斗地旧址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东山村东关寨(又称东山寨)。1935年5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和莆田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了中共闽中特委和闽中红军游击队,开辟了罗汉里根据地,积极开展独立的游击战争,在根据地周围游击区宣传发动群众,秘密建立党支部,公开组织农会,领导群众开展抗租、抗税和反霸斗争。1935年……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