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鉴湖张大夫家庙
  鉴湖张大夫家庙位于番禺区沙湾镇龙岐村大巷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从建构筑物外边线外延5米,西至西侧围墙,南从建构筑物外边线外延约5米至镇龙里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山大巷街西边线,西至沙园环村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302、杨孚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孚井
  杨孚井位于中国广州市新港路下渡村东约一巷。井口直径0.44米、腹径5米、底宽1米、深5米,井底有4个泉眼,水量较大,水质良好,曾是该村的主要饮用水源。该井为原生红砂岩层中天然凹穴,后来地势升高,人们用青砖、花岗岩砌井上端壁。相传该井为东汉议郎杨孚故宅后花园的水井。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雄丰村卢氏大宗祠
  雄丰村卢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江高镇雄丰村雄丰东明街旁,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雄丰东明街大巷、雄丰中街八巷东边线,北至福生街二巷北边线,南至神山大道现状路北边线,西至神山南街一横路西边线,局部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5米。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邬氏大宗祠
  邬氏大宗祠位于南村镇南村村南山大道,年代为清。番禺明清四大祠堂之一。广三路,深三进,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光绪五年(1879)重修后堂,光绪七年(1881)加建仪门。祠堂规模较大、装饰精美,其历史与艺术价值较高。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邬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傍江西罗氏大宗祠
  傍江西罗氏大宗祠位于大龙街傍江西村中和大街8号,年代为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1920)重建。广三路,深三进,祠堂规模较大,为典型的岭南广三路祠堂,保存了较明显的晚清建筑风格,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很有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傍江西罗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一村谭氏宗祠
  文一村谭氏宗祠位于花都区炭步镇文一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建筑物外边线外延5米,北至北侧相邻建筑南边线,南至南侧现状路南边线,西至宗祠正门前院落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西至池塘以东村道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麻车村刘氏宗祠
  麻车村刘氏宗祠位于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建筑物外墙及石栏杆外缘外延5米,其余至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祠堂东侧池塘东边线及村道路南边线,北、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5米,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肖兰凌公祠
  肖兰凌公祠位于广州市黄浦区长洲街深井社区深井村丛桂西街福康里1号。据族人介绍,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1.09米,深三进23.28米,分布总面积258.18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红砂岩石脚,红阶砖地面。前是街巷、民居,左是福康里、民居,右是集贤里、民居。头门大门开左侧,门高4.2米,门宽2.5米。前廊檐墙承重,大门花岗岩石门夹,凹斗门,石门额阳刻“肖兰凌公祠”,无款识。东面外墙楣有精细砖雕和花草亭台精美灰雕,内墙楣有砖雕和花草亭台灰雕,且墙中有一大型正方形灰塑图案,图案边长约2.9米,可惜被灰沙涂抹。中堂面阔三间11.09米,深两间4.8米共七架,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前檐墙承重,大门红砂岩石门夹,凹斗门,石门枕,门高约4米,门宽1.9米。……[详细]
李忠简祠
  李忠简祠位于番禺区沙湾镇东村青罗大街32号,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从门楼建筑外边线外延5米,北至祠堂遗址后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南至青罗大街33号及东侧3层建筑北立面边线一线,西至光明巷,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广州豫章书院
  广州豫章书院,又名罗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当时的总指挥部便设在豫章书院。现书院作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仍旧保留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岗秦氏大宗祠
  南岗秦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南岗街道南岗社区南岗西路,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4层建筑西墙线,北至北侧现状道路南边线,南至南侧相邻4层建筑北墙线,西至西侧相邻5层建筑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详细]
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
  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位于番禺区大龙街道大龙村大龙路18、2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大龙小学东围墙边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西至西侧相邻现状道路西边线一线。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位于广东广州市龙津西路逢源大街21号。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的别墅,黄景棠于清末改建,落成于光绪壬寅年(1902)。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园林建筑。因内有船厅,故名小画舫斋。1956年,黄氏后人黄子静、黄明伯等将此园林建筑献给政府,让群众旅游观赏。黄景棠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人,其父黄福是知名侨商。他在新加坡度过童年,青年时回国。27岁拔贡,后有候选道官衔,但未任实职,主要致力于工商业,是清末广州商界参与政治活动的活跃人物。1905年广州总商会成立时任坐办,1907年与一些有新思想的商人组织粤商自治会,后主办《七十二行商报》。在收回路权、澳门勘界、争回东沙岛主权等斗争中表现突出。1911年,在鼓动商人反对铁路收归国有斗争中,黄被官府威胁恐吓,被迫远赴南洋,至民国成立后才重返广州。黄……[详细]
茭塘东文武庙
  茭塘东文武庙位于石楼镇茭塘东村蒲江大道,年代为清。该庙建在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高台上,气势非凡。庙内拜亭两侧墙楣有精美灰塑彩画,番禺罕见。解放番禺时该庙所在地为解放军的一个重要登陆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茭塘东文武庙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津阁文塔
  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对面,隐居着一个小庭院,名“云津苑”,里面有一座被视为“风水宝物”的古塔——文塔。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基座为石砌,塔身为东莞大青砖所砌,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在文塔周围,本是河涌遍布,荔枝树丛生,花艇游弋,如今变成十里通衢的花街,文塔静立其间。文塔建于何年待考,不过附近的老居民都说建于明末清初,据说与仁威庙同样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旧时代,一个人要成就功名伟业,有两种较为理想的途径……[详细]
小洲村简氏宗祠
  简氏宗祠,位于广州市小洲村内,简区宗祠是一处建于明末清初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简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就在玉带环绕、翡翠酝酿纯朴的村庄小洲村内,简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末清初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占地13亩(8671平方米),深三进,共有99个门口,取其于长长久久的意念,当时的建筑精巧、雄伟、壮观。宗祠座北向南,广场四周古树参天,几百年的老龙眼树、老榕树(又称麒麟树)、红棉树等,实为罕见。还有旗杆夹,第一进的大门两侧由花岗石雕成高大威猛的狮子护卫和两个石鼓,里外的鲍鱼台用青石板砌成,两边的仪门直通青云巷和白虎巷。入第二进要经过一大个空间,上级到平台,中堂高8米,长35.4米,宽26.5米,由花岗石、坤旬木料精雕成柱支撑着主体,梁和桁、屏风用坤甸木,精雕成各种图案。第三进高8米,长19.8米……[详细]
念公凌公祠
  念公凌公祠现存建筑建于清代,为深井古建筑群的组成之一。面阔三间,深两进,建筑占地总面积285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博古脊,辘灰简瓦,砖木结构,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头门前廊设山柱,木连系枋及木雕柁墩、斗栱的作法有岭南地区早期建筑风格,且木雕构件工艺精美,具有一定的建筑历史及艺术价值。……[详细]
石滩围岭墓群
  石滩围岭墓群位于增城市石滩镇围岭。2000年清理砖室墓10座,年代为东汉早期。出土随葬品有铜器镜、铃、五铢钱;陶器罐、壶、鼎、釜、簋、碗、盂、魁、案、屋、仓、灶、井、牛、羊以及水晶、玛瑙等。其中十号墓出土一块“永平十年正月......”纪年砖,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是广州地区东汉墓中最早的一座。……[详细]
大角山炮台
  大角山炮台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出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勇的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搏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大角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鹿颈村大角山。现在的炮台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建设的后膛炮台。遍布在整个大角山南北两个山梁,占地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它们分别为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胜、安盛(流星)。和一处火药局。这次普查又在振定台附近发现两个炮池。它是虎门炮台的主要炮台之一。各炮台都有完整的炮池、坑道、门楼,部分还有独立的火药局及军事设施,唯火炮全失。大角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详细]
八和会馆
  西关有一条马路叫“恩宁路”。在这条马路上,曾经几立着一个全世界华人侨胞都耳熟能详、神往眷恋的传奇式建筑——八和会馆;人们对它的名字之熟悉恍若如雷贯耳,余韵绕梁,那种亲近之情并不亚于第十甫。八和会馆的昔日神话,令存留至今的恩宁路不折不扣成了一处风情遗址,成了一桩“三月不知肉味”的娓婉动听佳话,也成了一条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的响当当的“粤剧之街”。而阅尽人世沧桑的西关,也因拥有这条“古道”的悲欢离合,从而成为“粤剧曲艺之乡”。“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当时设于佛山。因粤剧艺人参加太平天国革命,“琼花会馆”于咸丰4年(1845年)被清政府夷为平地,粤剧艺人连遭杀害,走投无路的粤剧艺人们便无奈背井离乡,有的漂洋过海,远走南洋,有的则逃到西关的黄沙。那年月黄沙名符其实地肃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