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旅游

佛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141、福善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善堂
  福善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腾冲海边坊海边大街5号。原为北帝庙。当地有不建庙的村规,故安奉神像亦不称庙,而称“福善堂”。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面阔三间9.8米,进深二进18.9米,带两个青云巷门楼。 硬山顶,陶塑脊,垂脊上有灰塑狮子,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前殿进深两间9架,前设三步廊。石门额上阳刻“福善堂”金色楷书大字,落款为“光绪甲辰夏日重修”。前殿内祀奉观音。正殿进深三间11架8.4米,前后双步廊。殿内正中祭祀玉皇大帝,旁祀关帝、北帝、观音等。该庙是我区保存的形制较好的北帝庙之一,瓦脊大量运用佛山陶塑工艺,中饰宝珠,中段塑有人物,两端有鳌鱼,并有“光绪三十年 石湾均玉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06年10月25日,福善堂被列入第……[详细]
142、孝通殿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通殿
  孝通殿又称龙母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圩庙前大街5号。宋咸淳元年(1265)创,历明嘉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道光五年(1825)等多次重修,现存清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进19.4米。硬山顶,“双龙戏珠”陶塑脊,高大马头封火山墙,山墙上饰丰富的灰塑,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前殿进深两间九架,前设双步廊。正殿进深三间十三架,前后三步廊。庙宇木雕、石雕、砖雕精彩纷呈,虾公梁、门枕石、封檐板、梁架、墀头等处,均饰有精致图案。内存光绪年间的“龙光再焕”木匾和--行敬奉的美木雕。庙宇是顺德清代庙宇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信众中具有较大影响。2006年10月25日,孝通殿(龙母庙)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潭五龙庙
  五龙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圩庙前大街4号。道光五年(1825)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面阔8.80米,进深21米。硬山顶,马头封火山墙,山墙上有灰塑金鱼、花石等图案,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前殿进深两间8架,前设双步廊。前廊梁架雕刻精美的佛手瓜、杨桃、仙人、云纹等纹饰,木雕工艺精湛。门口存红砂岩石狮1对。墙楣存“英雄博问”等壁画多幅,罗渊泉画。封檐板上雕有人物故事,雕刻精细。正殿进深三间13架,前后双步廊。石柱上有道光年间的对联。庙宇木雕、灰塑精致。庙内存《重建龙母天后五龙三庙碑记》等清道光、光绪年间的碑刻。该庙是顺德较具代表性的晚清庙宇建筑。2006年10月25日,五龙庙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4、巨济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济桥
  巨济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逢简圩入口处。宋李仕修主建,历经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重建。桥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23.6米,宽4.5米。桥墩用麻石砌成,墩下砌三角形分水尖。以麻石块横联式砌置桥拱,条石横向砌成桥面。桥身石匾刻“巨济”两字,落款“民国十八年合乡重建”。桥栏板雕有花纹图案,并刻“桥面一带,禁卖什物,有碍交通,严拿究罚”和“齐安义盛造”字样。该桥是顺德保存较好的清代石拱桥,对研究顺德社会历史、桥梁建筑史具有较高的价值。2006年10月25日,巨济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5、金鳌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鳌桥
  金鳌桥,又名玉蝀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根小组大地街。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科进士刘云汉建造。曾于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越丁字桥涌。桥长14米,宽3.05米,高3.50米,孔跨6.9米。桥墩为红砂岩石质,以红砂岩横联砌置法砌筑桥拱,桥面用白色水成岩砌成。桥两边各有十三级石级,桥栏一边阳刻”金鳌”,另一边刻有“玉蝀”二字,并阴刻“民国十年辛酉冬修”。桥梁是顺德顺德保存较好的清初桥梁。 2006年10月25日,金鳌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6、爱日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日桥
  爱日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古粉牌坊前200米,是通入古粉村的重要通道。明代建筑。桥为单孔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长13米,顶宽3.4米,高3.6米。以红砂岩条石横联式砌筑桥拱,券顶稍尖。桥面横向铺砌白条石。鸭屎石桥栏,重修时加入麻石。望柱上饰有宝珠。栏板为鸭屎石质。栏板上阳刻“爱日桥”楷书。并雕刻有禹门、仙鹤、龙、双凤、牡丹及八宝图案。桥两端以麻石台阶上落。该桥较华丽、精致,是顺德现存古桥的代表作之一。 2006年10月25日,爱日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地跃龙桥
  上地跃龙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杏坛上地前街。清康熙十七年(1678)建。为单孔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跨越前涌,连接前街与东便街。全长13.2米,顶宽3.25米,高3.6,跨度4.50米。桥墩为红砂岩石质,以由深浅颜色不同的两种红砂岩石块横联式砌置桥拱。红砂岩石筑桥面。红砂岩石栏板上阳刻“跃龙桥”三字,落款为“康熙戊午(1678)”。一边现存石阶10级,一边现存石阶11级。石级由红砂岩石、鸭屎石混合构筑,比一般桥梁的台阶略宽。桥梁保存较完整的清初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10月25日,跃龙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四基洛阳桥
  洛阳桥俗称“石拱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四基居委大市沿河路旁,连接长塘新路织窝涌直街和黎地街。西南东北走向,跨越织窝涌。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岑国英主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岑兰契重修,后历经重修。桥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长16.5米,宽3米。全桥以红砂岩砌筑而成。条石横联式砌筑桥拱,券顶稍尖,即所谓“窝底券”。一边14级石阶,一边10级石阶,每级石阶由5块红砂岩石并排砌成,桥面石级刻菱形花纹防滑。该桥不设栏杆。该桥为顺德最早的单孔石拱桥。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10月25日,洛阳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9、广孝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孝桥
  广孝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村基尾。是明司礼监太监傅容为方便傅氏族人扫墓而在小河上筑构,故取名广孝。明弘治四年(1491)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始建,次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建成。桥东北-西南走向,跨黄连内河涌,为梁式石桥。宽3.8米,长7.2米。红砂岩石桥墩,桥面由四块麻石板组成。 该桥独特之处在于红砂岩桥墩突出三块麻石榫上面横放一块麻石托住桥面。桥旁还立《广孝桥记》碑。该碑立于弘治四年辛亥岁次(1491)仲冬吉旦。祥云纹。篆额。记述傅容的身世及建桥之由来。2006年10月25日,广孝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0、见龙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龙桥
  西华见龙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西华村见龙门牌坊旁。俗称“步半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西南-东北走向。长17.5米,宽3.3米。为单孔石拱桥。以红砂岩构造,横联式砌筑桥拱。桥面由十五块红砂岩铺成,每行三块,共五行。东北边11级石阶,西南边9级石阶,每阶由三块大红砂岩及三块小红砂岩拼成,需一步半走一级,故俗称“步半桥”。桥栏外侧阳刻“见龙桥”三字。桥梁古旧大方,形制保存完好。2006年10月25日,见龙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1、德云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云桥
  德云桥原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德云圩的河涌上,现迁移至碧江社区民乐公园。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南北走向跨越碧湖上。为单孔石拱桥,长20.5米,宽3.2米。桥拱由麻石横联式砌筑。桥身麻石构造,上阴刻“德云桥”行楷大字。桥面由13块麻石并排砌筑,素面栏杆围护。桥两端以16级麻石石阶上桥面。虽异地重建,但是基本保存了现状。现在的德云桥体量依然较庞大,风度端庄稳重,是顺德古石拱桥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10月25日,德云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2、垂虹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垂虹桥
  垂虹桥,俗称“大桥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旧圩居委水坑基路段。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东西走向,跨越村中小涌。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29.32米,宽2.85米。桥墩和桥拱以花岗岩条石构建,桥拱运用横联式砌筑,嵌有麻石匾,阴刻“垂虹桥”楷书大字,落款为“咸丰元年阖乡重修”。桥面铺设麻石,两侧置素面石栏杆。桥两端各设置21级麻石台阶,上面镌刻菱形花纹以防滑。垂带前置抱鼓石。垂虹桥主体结构和建筑风格保存较好,是顺德清代晚期的石拱桥。2006年10月25日,垂虹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3、御波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御波桥
  御波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三洲居委文明东路。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越何家涌。全长16.3米,顶宽3.10米。花岗岩桥墩。以麻石条石横联式砌筑桥拱。七块青石板砌成桥面。桥两边以麻石台阶上落。北面栏板阴刻“御波桥” 三字,落款为“光绪十一年乙酉仲春重建”。南面阳刻“御波桥”三字,落款与北面同。花岗岩栏杆,栏杆两端置四只小靠山石狮。桥梁体态优美,保存较好。2006年10月25日,御波桥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朗百岁坊
  百岁坊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天市街卫生站侧。清乾隆十七年(1752),为伍得觉之妻梁氏101岁寿终而建。坐北朝南,三间四柱三楼石牌坊。明间阔1.43米,次间阔0.78米。通高约4.8米。红砂岩和鸭屎石质,重修时加入花岗岩。歇山顶,脊饰鳌鱼宝珠。出三抄砂岩如意斗栱托檐。明楼龙门枋阴刻楷书“贞寿之门”。额枋正刻 “百岁坊”,落款:“旌表百岁伍门梁氏”,“乾隆十七年仲冬谷日”,背刻梁氏生卒、赏赐情况。额枋正面雕有双龙戏珠及人物场景图案。牌坊背面置“恩荣”牌匾,牌匾边缘环绕双龙戏珠及双鳌。牌坊为顺德少数几座牌坊之一,雕工精细,有较高的价值。2006年10月25日,百岁坊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朗节孝坊
  节孝坊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排牙坊。清嘉庆三年(1798),为伍文光妻林氏立。牌坊坐西北向东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石牌坊。高4.25米,明楼宽3.3米,总宽5米。牌坊以花岗岩构筑,脊两端饰鳌鱼咬含,出三抄如意斗栱托檐。柱根有抱鼓石夹护。明间檐下置“圣旨”石匾,匾框以龙凤环绕。坊额正面阳刻“节孝”,背面刻“奕世流芳”四字。次楼枋额上浮雕葫芦等图案。节孝坊是顺德存留较少、保存较好的牌坊,石雕工艺相当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10月25日,节孝坊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昇平人瑞坊
  昇平人瑞坊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上地石狮巷4号左前方。清同治六年(1867)为旌表何大宽百寿而立。牌坊坐西北向东南,为四柱三间单向冲天式石牌坊。高5.35米,面宽4.5米。整座牌坊以花岗岩筑成。柱顶饰宝珠。前后柱根有八块抱鼓石夹护。明楼中悬“圣旨”石匾,枋额上阴刻“昇平人瑞”四个行楷大字,落款为“同治六年(1867)奉旨旌表百岁 教授文林郎何大宽立”。 枋下雀替浮雕博古、花卉纹饰。该牌坊形制基本完整,是顺德仅有几座清代牌坊之一。2006年10月25日,昇平人瑞坊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简竹居牌坊、六角亭
  简竹居牌坊、六角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北滘居委简岸路北侧。1934年顺德县长陈同昶向广东省政府呈请修建,以纪念岭表鸿儒简朝亮先生。共包括六角亭两座与牌坊一座,呈品字形分布,临河而建。牌坊坐西南向东北,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总宽6.3米,明间宽3.2米。柱顶饰云纹。碎石、混凝土结构,牌坊通体饰有石米。额枋尚存“经明行修”四字,依稀可见。六角亭为攒尖顶,顶饰宝珠,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该建筑是顺德难得的、较完整的民国纪念性建筑。2006年10月25日,简竹居牌坊、六角亭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姓回甦井
  “马姓回甦井”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先扬马巷。元代提督马良佐之孙马聪开凿。传说开井后,有人在井水中下毒。马姓人将井水全部抽干,在井底放下朱砂,上压带小孔铜板,自此以后井水能除百毒,故又称“朱砂井”。 井栏、井圈均由鸭屎石构造。井口外径0.70米,内径0.53米。井栏内侧阴刻“马姓回甦井”五字。井水常年充沛。该井是我区保存最好的元代古井,具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10月25日,马姓回甦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江漱玉泉
  漱玉泉俗称“长流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沙富村长流大街凤凰山下。始建于明代,明代万历年间马福安重修,20世纪20年代再次重修。由五个池(井)组合而成。三个方池、一个半月形蓄水池呈直线排列,旁为一个六边形水井,总长12米,宽8.2米。井栏、池壁、地板均由白麻石构成。水源从凤凰山上来,依次流入三个方池,再经龙头状出水口流入半月池,再流入河涌。水流淙淙,从不间断,故称“长流水”。 水井边麻石阴刻“中涵玉醴”。漱玉泉总体建筑型制和规模基本保存完整,是顺德仅存的四池组合式井泉。2006年10月25日,漱玉泉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60、周鉴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鉴井
  周鉴井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苏岗居委太平山麓。井为圆形,井栏高约0.5米,外井径0.7米,深1.5米。鸭屎石构造。由于泉水不断涌出,村民珍惜泉水,又在井边砌了一个井径近5米的半圆形水池,并凿一小孔引水入池。周鉴井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修建旧寨塔的需要而开凿。目前井水仍清澈甘甜,大批村民到此取水,在村民中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价值。2006年10月25日,周鉴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